第350章 離登陸火星更近了
冷冷一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50章 離登陸火星更近了,回到六十年代為國家添磚加瓦,冷冷一笑,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火星上有水資源的確切訊息更大的刺激了大家想要登陸火星的願望,但是利用太空中轉站登陸火星需要時間太久。 因此研究空天貨機迫在眉睫,有研製空天飛機的經驗在前,空天貨機的研製會減少很多麻煩。 空天飛機體積小,所攜帶著的原料只夠在藍星附近的太空領域進行探測任務,去不了太遠,每回只能在火星外圍轉轉,望洋興嘆。 研究空天貨機實驗之前要先進行理論研究,在確定了可行性方案後才會進入實驗室實驗,最後進入實戰試驗。 大家在一起討論,有研究員就提道,“空天貨機主要是為運貨而存在,需要更大的體積和空間,一些為駕駛員和宇航員準備的設施都可以省略,只要能搭載物資就行。 然後再加大飛機體積,增加內部空間,提升發動機動力。” 大家都對此說法心知肚明,聽起來好像沒有多難,但做起來確實非常的難。 但好在大家都不是服輸的性格,“再難,幹就完了。” 發動機研究實驗室的研究員都知道在唐欣研製出核動力發動機之前,人類發射的所有太空探測器都是利用行星的引力來實現加速。 而院長唐欣研製出的核動力空天飛機和探測器具有強大推力,不必擔心航線的限制,可以說是走在太空發動機領域的前沿科學。 只是由於核動力發動機的重量佔了空天飛機一半運力,所運載的原料有限,才導致飛行器無法到達火星。 但在實現加速的同時也會產生大量熱量,如何在太空中實現對核動力發動機系統的快速有效冷卻系統,為此,唐欣還專門研發了一個快速有效的冷卻系統。 現在又要提升發動機功率,發動機的所有配套零部件也要跟著一起升級。 唐欣向大家提出了一個新的輕型發動機概念,她說,“這種發動機可以使航天器達到接近光速的速度。 現在所有的宇宙飛船都使用推進發動機——推進劑朝一個方向噴射,使得火箭朝另一個方向運動。 並且利用了質量在相對論速度下的變化。 但是我們所提出的這個引擎會把束縛在環狀結構中的離子加速到合適的相對速度, 然後改變它們的速率,使它們的質量發生輕微變化。 發動機朝著運動方向反覆來回移動離子,以產生推力,可以推動宇宙飛船進行星際旅行。” 底下有位研究員提出疑義,“院長,螺旋形引擎可能違反了牛頓第三運動定律,這樣真的能做到嗎?” 唐欣對這位研究員說道,“現在的這些定律都是人提出來的,定律也是他們對一種物理行為的總結, 為什麼我們不能跳出前人的總結,提出更好總結, 科學本就不是一成不變的,為什麼要按照前人的思維去進行思考, 我們也可以有自己的方向,不試試怎麼知道不會成功!” 唐欣的說法令大家大為震驚,他們心中想著:怪不得院長總能研究出種種科研成果,搞了半天,人家根本就不按套路出牌,思維早就跳出了原有的界限。 大家都開始反思,跳出現有的規律,雖然說是開啟思路只在一念之間,但那一念也是不容易遇到的。 對於唐欣提出的這個想法進行實驗,進行驗證 唐欣和發動機研究實驗室的同志們一起開始了新的研究任務。 為了拿出一個可行性實驗方案,大家鉚足了勁思考著怎麼加大發動機的功率。 一個發動機被分割成許多個小結構,每個小組負責一個小專案。 其中有一個研究實驗了一年多也沒能實驗成功,大家都有點氣餒,“哎,你們有沒有覺得這個實驗可能走彎了?” “院長是不可能出錯的,肯定是我們沒有找對方向。” “也不知道院長研究到何種程度?” “我看你們是依靠院長依靠習慣了,我們要靠自己的能力完成這個專案。” “對,我們要自己完成。” 在唐欣看不到的地方,一群年輕研究員也有了擔當。 因此他們花了大量時間進行實驗,失敗很多次後,終於完成了一個微型的螺旋行引擎的製作,並且放進模擬太空環境的真空實驗室進行實驗。 試驗順利完成,試驗結果符合相關技術任務的要求。 接下來就是研製空天貨機的發動機。 空天貨機體積很大,因此需要更大功率的發動機,發動機體積也需要更大,但又糾結髮動機體積是否過大。 為此,唐欣帶著研究團隊特意研發了一種新材料:DC-23,她還對發動機內部結構進行了修改簡化,不僅減輕了發動機重量,還增加了發動機的功進入太空率。 不知不覺,幾年時間又過去了。 就在2016年7月1日,空天貨機(KH-10)在西北JQ試驗場啟動升空,順利起飛並升入太空。 國臺新聞專門為此次試驗進行了大篇幅報道,“這預示著我們國家在航天器的研製取得重大成績,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