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電動汽車下線
冷冷一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90章 電動汽車下線,回到六十年代為國家添磚加瓦,冷冷一笑,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些老闆們就是擔心回去後產品賣的太火,到時候又斷貨, 到時候又出現排長隊等幾個月的事情,他們可不想再次後悔沒多進點貨品。 老客戶擔心自己的貨物被押後生產,還特意全交了百分之八十的定金,訂單總金額高達百億黴金。 負責G交會的領導當真是沒想到,離開三季的福星機械廠再次歸來,帶來新產品竟然在第一天就再次引爆展覽現場, 而且接連三天,福星工廠展臺前面,都有著外國人排著長隊急著來送錢。 這讓現場的其他華國人再次大開眼界, 他們也深深的意識到,落後的技術就算價格再低也無人問津, 但產品只要擁有先進技術,價格可以隨便開。 國內的廠家回到單位就跟上級彙報,提出研發新產品新技術的建議。 可惜心有餘而力不足,科研人才哪是那麼好找的,大部分小企業都沒有科研人才。 不過也有一部分企業有了新的研發方向,也是一個好的開始。 唐欣準備也進展的非常順利,新的永磁電機已經完成實驗, 而這款新電機就是在製造電機轉子時加入永磁體, 令電機效能發揮出最大的效果,這樣就能提高車輛的動力效能。 而電動汽車的電機就相當於傳統燃油汽車的發動機。 為車子提供動力的同時還可以將車子的動能轉化為電能,然後儲存在動力電池中。 唐欣提前研發電動汽車也是有原因的, 目前國內石油開採的少,國內汽油根本不夠用。 就算她現在把燃油汽車製造出來,給車加油都困難。 平常代步,交通,用電動汽車就足夠了, 既可以節省能源,還可以環保。 省出來的汽油正好補充給急需的部門使用。 電機研發完成,她已經在研究車輛上的電控系統,所有的電控系統都由電子控制來管理, 其主要目的是控制電機執行、車輛制動、電池輸出處理、能量回收等。 所以電控系統一旦出現問題,也會影響車輛的效能。 這個環節非常的重要。 唐欣也是在原有得到電控系統設計上做出了技術更新。 完成電動汽車核心部件的研發,也不過花了一個月的時間。 緊接著,她又花了半個月的時間把空間裡所有汽車的技術都摸索學習了一遍,在腦海中積累了一個龐大的專業汽車知識體系。 並且去其糟粕,選其精髓,組成了一套新的造車體系。 唐欣把這些整理好的資料全部掃描列印出來,訂書成冊。 然後來了福星工廠。 工廠現在的門衛都已經認識唐欣,見她來工廠都是直接放行。 走進工業園區東大門,左邊是一個能容納上百輛汽車的停車場, 目前停著的都是廠裡運貨的貨車,卡車,全部是燒柴油的解放牌國產車。 右邊是員工停靠腳踏車的車棚,裡面大概有幾千輛腳踏車。 福星工廠總部新的辦公大樓,坐落於整個工業園的東邊,唐欣往辦公大樓方向走去。 經過不斷的擴張地盤,福星工廠現在的佔地面積達到了一千畝,共有十四個分廠。 分別是高精密儀器製造技術, 電子晶片技術, 電動車核心技術, 太陽能核心技術, LED技術, 計算機核心技術, 軟體開發技術, 原材料合成技術, 電子元器件製造技術, 空調核心技術, 洗衣機核心技術, 冰箱核心技術, 電視劇核心技術, 收錄音機核心技術, 每個工廠佔地十畝,擁有四個超大型廠房,每個分廠容納的員工人數到不同,人工多的分廠又上千了,少點的有五六百人。 付柯遵循唐欣的理念,福星工廠只生產核心部件,以及一些需要先進技術的零部件。 然後把一些普通零件交給其他達到福星工廠制定標準的生產技術的工廠進行合作。 這兩年來帶動了京城以及全國幾百家工廠的盈利,拯救了幾萬工人的飯碗。 辦公大樓旁邊還有一棟嶄新的實驗大樓。 實驗室裡的實驗儀器裝置倒是齊全,就是缺研發人員和技術人員。 付柯也是一直為這事傷腦筋,招不到人,國人的思想還是更相信鐵飯碗。 更重要的是國家的研究所內部學習的機會更多,是新人喜歡去的地方,他們更期待跟前輩大佬們一起學習,隨時都能學的新東西。 不過,唐欣覺得國家實行的市場經濟策略,到時候會有越來越多的科研人員走上社會,到時候就是福星工廠撿漏的時候。 “這是你心心念唸的汽車研發成果,不過是電動的,你儘快讓工人把零件生產一小部分,先組裝好幾輛車試試效能,檢測汽車的質量。” “太好了,我馬上安排。”付柯直接打電話通知負責擴建工廠的老謝,讓他過來一趟。 “為什麼不研發燃油汽車?”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