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找一條出路
冷冷一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11章 找一條出路,回到六十年代為國家添磚加瓦,冷冷一笑,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來看病的村民發現唐欣都不收診費,還給她們免費贈藥,他們一個個也都有些不好意思。 於是便有村民從家裡拿了平時撿的曬乾的蘑菇給她送來,“唐大夫,這點我就曬得菌子,不值錢,您帶回去吃。” 也有會打獵的村民提著沒捨不得吃燻乾的兔肉,野豬肉,還有新鮮剛打的野雞,“唐大夫,野雞是在山上打的,您帶回去可以燉蘑菇吃。” “真的不用送,你們拿回去。”唐欣還在給另一個生病村民治療,只能口頭拒絕村民的送禮。 “唐大夫,您就收下吧,我們也沒錢出醫藥費,您好心幫我們,我們也不能佔您便宜。”一個瘦黑的大嫂把帶來的東西放在板凳上就跑了,東西唐欣給她還回來。 李大嫂和正在看病的其他村民也都勸她,“唐大夫,您就收下吧,也不是什麼好東西,這點東西在山裡都是常見的,家家戶戶都有。” “這些乾貨都是可以賣錢的,你們你回去還能掙點錢。” “這些菌子哪有人收哦,賣出去也沒幾毛錢,還不如留著自己吃。” “兔子、野雞、野豬總有人收吧?” “都沒得人來收,這些野東西平時也不是經常能打到,跑一趟也划不來,就留著燻了待客,還有過節的時候吃。” 唐欣明白了,也不再拒絕,她預設的結果就是,所有找她看過病的村民都給她送來謝禮,有野雞蛋,野雞,兔子,野豬肉,蘑菇最多,然後屋裡堆了一堆山貨。 看著這些山裡淳樸的村民帶著感激送來家裡最珍貴的東西,唐欣心裡也升起一些感動,還是這個年代的人更淳樸。 她或許可以幫他們做點什麼,至少能讓山裡的這些村民在山裡種地之餘還能賺點外快。 “李大嬸,你們住的這片山裡都有什麼山貨?” “就只有黃蘑,木耳,野菜,野雞,兔子,野豬,我們這兒也沒得什麼值錢的山貨。” “這些菌子有哪些品種,叫什麼名兒?” “這兩個長的蠻像的,一個叫黃絲菌,一個叫樅樹菌都是樹底下長的,這個都陽雀兒菌,我們屋後頭就有,這個有網子的叫竹傘菌,竹林子裡蠻多。” 前兩種菌子,唐欣小時候在山上也撿過,春天的時候一下雨滿山都是,非常常見。 李嫂子說服洋雀兒菌和竹傘菌,她也非常熟悉,它們學名叫羊肚菌和竹蓀,這兩種都是非常值錢的。 她已經有了解決辦法。 唐欣請李大嬸幫忙把十來只新鮮的野雞和了、七隻新鮮的兔子全做了,然後給需要補充營養的病人家裡送去。 還給前天難產的香草也送了一碗野雞湯。 村民們都被唐欣的這個舉動感動了,就要長輩教導自家晚輩,“唐大夫這人太好了,以後有句話一定要報答唐大夫。” 家裡的晚輩都把這話記在了心裡。 田家村的鄭秀有人收到了唐欣讓安安和康康捎回去的野味和山貨 康復的鄭娟看到這麼多的菌子和野味,羨慕的看著大姐,“姐,小欣真的被你們教的太好了,出去看診也不忘給你送好吃的。” “她從小就這樣,你又不是不知道,你以前也是經常能吃到。”鄭秀心裡當然是非常高興的,只不過嘴上還是謙虛了。 以前唐欣在老家也是經常出去打獵,每次,鄭秀都會給孃家送一點過來。 “兒子的福還沒享受到,倒是先享受了侄女的福氣。”鄭娟說起這事一臉的笑容,但也有對兒子的美好期盼。 “你總有一天會享兒子的福,著什麼急,你去燒水,我把這些燻兔子洗一下,晚上就燉這個兔子。” “我這就去。”鄭娟連忙去了廚房燒熱水。 鄭家的三個兒子回來,離家還有一段距離就聞到了濃濃的肉香,連忙跑了回來。 “你們三個怎麼走到一起了?”鄭秀看到三個侄子一起回來,就隨口問了下。 “路上碰到的,姨媽,家裡又燉肉了嗎?好香啊!”鄭家福道。 鄭家福今年高三了,還有幾個月就要畢業,田家村離鎮上的初中和高中都很近,平時兩個大的晚上都是回來睡。 鄭家仁上初三,也是快中考了。 鄭家義今年也快小學畢業了,就只有小學離家有點遠,不過村裡有很多他的同齡人,大家都是一起上學放學 “小欣送回來的,家仁家義,快去寫作業,家福,你先去吃飯,別耽誤上晚自習。”鄭秀笑著道。 “知道了。”兩個小的揹著書包去堂屋的方桌上寫作業。 “好嘞。”鄭家福滿臉笑容的去了廚房,就看到母親給他盛好了米飯,還舀了滿滿一大碗肉,“媽,肉都給我吃了,你們吃什麼?” 鄭家福看著大大咧咧的,但他還是懂得心疼家人的。 鄭娟被兒子的話暖心到了,慈愛的微笑著把碗遞給大兒子,“你姨媽直接燉了一大鍋,你吃你的。” 鄭家福聽到有很多,也就不客氣了,就端著碗在廚房裡吃飯,一口潔白的米飯,一口掛滿湯汁的肉,吃的非常舒服。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