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暖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6部分,心靈瘋暴,江暖,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帶,用來緊密連線部分盔甲,所以武裝緊身衣是穿盔甲的必需品。另外。上腰脅與膀臂下部的鍊甲,是用來遮掩盔甲所不能及的身體活動部分。

鋼鞋(腳)和護脛甲(小腿)是一個整體,大腿甲是用鋼片甲組合而成,這樣騎士在馬上就可以活動雙腿。連線腿甲與脛甲之間是一小塊護膝甲。膝甲的側面是一片關節保護甲,保護側翼。

鍊甲裙環繞在腰間,保護腹股溝。因為這一部分不能被外層盔甲完全覆蓋,騎士在馬上需要靈活的腰部。用柔軟的鍊甲同時可以保護馬鞍受損。

堅實的背甲,下面的那部分是用來防禦刀劍對臀部和大腿上部的攻擊。用皮帶固定背甲。穿起來恐怕不太舒服。

胸板甲一塊是整套護甲最堅固的部分,它要承受大部分的攻擊。胸甲與背甲合稱cuirass(裝甲板),它們不僅在腰部用皮帶連線,在肩上也有連線處。

肩甲、臂甲、腋甲、腕甲、肘甲是上身的主要保護區,每塊護甲的名稱都是有它所保護的區域而得名。基本上都是用武裝帶連線固定。實戰中證明,保護良好的膀臂可以很大程度的減少受傷,雖然它們的裝配過程很複雜。

武器帶是讓騎士懸掛各種物品的腰帶。圖中的騎士左邊掛著長劍,右邊是一把鋒利的短劍,用於近身搏鬥時,刺敵要害。頸甲遮住咽喉和一半臉,保護身體最柔弱的地方。因為近戰中,頸部是敵人的首要攻擊目標。這種頸甲在德國特別流行。馬刺用於刺激戰馬的敏感部位,增加它的活力。德國式的頭盔大而舒適,裡面有一層厚棉墊。掩護耳和後腦。為了防止作戰中被敲掉頭盔,就用皮帶紮緊下顎。當希臘羅馬古典文明毀滅之後,在中世紀早期的黑暗時代中,歐洲又重新回到了矇昧時代,人們幾乎沒有防具的概念。在皮革上縫上骨頭、金屬片,戴上一個可以保護頭蓋骨或鼻樑的頭盔,拿上一個木製的盾牌,就算是完成了防禦;就是在稍後的時代中,西歐的蠻族也無法制造工藝複雜的環甲。因此,鎖子甲和舊式的鱗甲就成了他們僅有的選擇。再加上拜占庭帝國繼承了優秀的羅馬鱗甲製造工藝,鎧甲的歷史開始在歐洲重複,鱗甲又逐漸推廣,很快就和鑲嵌皮甲一起流行起來。 但是要注意一點:這時候的鎧甲和文藝復興之後的鎧甲在防護力上相差甚遠。皮甲的皮革基本沒有加工,活動不便,容易腐爛,防禦能力也不高。僅僅能抵禦遠射的箭石和吸收一些衝擊力;所謂“鑲嵌”皮甲也只是在粗糅的厚皮衣服上加厚某些部位,然後再鑲嵌上護心鏡等配件,而鱗甲則是用細小的鐵環將寬而厚的長方形金屬片連線起來。鱗片間有空隙,活動也不方便,就像是“麻將席”那樣;所以那時的鱗甲一般只做成背心大的一塊,由頭上套下去,再用皮繩紮緊兩脅,這樣的裝備直到查理曼時期才算有了一些進步:由更寬的弧型鐵片夾在延展性好的麻布袍子裡,互不連線,由鉚釘固定在袍子上。類似清朝的鎧甲。這樣的鎧甲可以比較自在地活動。但缺點是無論什麼季節都要穿著一身棉被打仗…… ' 西西河 南山賊' 在這個時代。鎧甲基本上不提供對四肢的防護。取而代之地,繼承自諾曼人的尖錐型頭盔和帶護鼻的整體鐵面具出現了,而鳶盾(kiteshield)也就是最早出現在這個時代。鳶盾長將近,上部是橢圓。下部變尖,由輕、厚又有彈性的木材精製,四周包裹鐵片,中央把手處有半球型的金屬突出。因其防禦面積大,所以往往由重步兵和騎兵使用,在13世紀前都很流行。 8世紀的時候,鱗甲的工藝有了長足的進步。魚鱗形的甲片互相直接連線,並且緊密覆蓋,無論是可動性還是防禦能力都比原來的鱗甲上了一個臺階。但是這樣的鱗甲很沉重。製造時間非常長,而且必須完全定做,因此非常昂貴;即使是到了10世紀,也是領地1000英畝以上的大貴族才能夠擁有的防具,因此它也有一種身份的象徵在其中。同時。鎖子甲也逐步恢復過來:雖然5世紀時已經出現了由粗大的鐵圓環互相連線而成的鎧甲,但是巨大的空隙使得它的實用性並不高;羅馬時代的鍊甲製作技術失傳了很久,而也是在8世紀時,歐洲的鎖子甲終於再次達到了實用的程度。——可實際上真正登峰造極的工藝其實是被羅馬文化影響到的阿拉伯;當初是羅馬人把鎖子甲介紹到西亞的,阿拉伯人的鎖子甲工藝又隨著十字軍東征反饋回了歐洲,自此之後,歐洲的鎧甲製作工藝才真正地發展起來。以12世紀的鎧甲作坊為例子,讓我們來看看一件鎖鏈甲是如何製造的。 ' 西西河 南山賊'&nbsp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用鍵盤拆彈驚呆松田

一瓶陳醋

綁架媽媽

指點迷津

超神話降臨

鐵卒

仗劍訣

標點

琉璃妖姬

交通工具類:滄海一葉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