瞎說唄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47部分,唐騎,瞎說唄,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我溝透過幾次,我亦贊同。崇文尚儒之事,這次的科舉,就可以作為一個起點,向天下昭告我新朝之志。而漠北那邊,軍政分離之事,也可漸次施行。可派一個文臣為監軍,先期不用幹涉過多,但要將體統慢慢立起來,到大仗打得差不多時,交接工作也就進行得差不多了。其實我們這樣做,我相信楊易他們不但不會反感,因定下了日後去向,反而也會放心、安心。”
張邁道:“魏仁浦的一些建議,的確大有道理,有一部分內容,的確可以施行。科舉要做,文化也要崇尚的。”
魏仁浦聞言一喜,又聽張邁道:“而且我相信,若是讓文臣代替武將領兵,的確能夠在一段時間內穩定局面,從此消弭軍閥割據之禍患,並保證邊疆不會造反。”
郭威暗中嘆息一聲,只是不知該如何規勸,在某種不可說的限制下,他辯不過魏仁浦。
魏仁浦卻是大喜,與範質等跪伏在地,齊聲道:“元帥聖明!”
“我聖明?”張邁笑道:“這話我聽著順耳!不過……”他微笑不斷,卻是話鋒一轉,道:“我會崇文,但我不會抑武,非但不抑武,我還要尚武!我要將華夏的尚武精神,恢復到漢唐,甚至超邁漢唐,恢復到春秋戰國時期,那種個性張揚、正大陽剛、浩氣充沛的程度去!”
範質、魏仁浦都愕然起來,一時間都以為自己聽錯了。
又聽張邁道:“國家的內政,我會與你們商量著來治理,至於軍隊,我斷然不會交給你們這些文臣的!崇文抑武之風、以文馭武之制,只要我還活著一日,就不會讓它發生!就是我死了,我的繼承者只要還認我這個祖宗,也同樣就不會讓它發生!誰敢動搖它,就是背叛我!誰敢動搖它,就是叛國!誰敢動搖它,我就許天下人討伐他!我要立法,我要定製,我要著書,我要定國本讓尚武之精神,滲入這個民族的血液中,直入這個國家的骨髓中!直到我的雙眼所看不到的未來為止!”
他的語氣仍然平和,但語意轉變之劇烈,讓魏仁浦一時之間幾乎難以接受,竟有些失臣子儀地問:“為什麼!元帥,為什麼!”
“為什麼……”張邁似在嘆息地說道:“因為文臣啊,你們的名字是弱者!”
魏仁浦範質一陣哆嗦,一時無言……
我們是弱者……這是什麼理由!
郭威的眼睛,卻因為張邁這句話而亮了起來!
沒錯,那就是他想說,卻說不出來,或者以他的立場不能說的話,但張邁卻說了出來!聽到這一句話之後,郭威已經完全放下心來,在大帳之內,也只有他一個人最先明白張邁的意思!
第二四八章 養民如羊,不如養民如狼!(完)
當張邁有如連珠炮般說出那番話來,只有鄭渭有膽量將眾人的疑慮問了出來:“你……你這是什麼理由?”
“什麼理由?”張邁不答,卻反問:“你們一直在說,國家應該重用文人,軍隊要交給文臣掌控才更加安全,我卻要問一句,為什麼文人掌軍更安全?國家為什麼要相信文人?而不相信武人?”
魏仁浦不假思索,就答道:“文士熟讀聖賢之書,心中自有忠義與道德。不似武人,粗鄙不文,心無是非。”
張邁冷笑:“是麼?但我卻聽說:仗義每多屠狗輩,負心多是讀書人!”
這句來自後世的話,叫魏仁浦範質一時間嘴角抽搐,齊聲道:“汙衊!這是汙衊!”
“是否汙衊,”張邁:“你找得出證據,我就信你。但我知道你找不到證據,正如你也找不到證據證明文人比武人更加忠誠。人就是人,無論文武,都可能忠誠,也可能反叛。說文人讀了聖賢書,就心懷忠義,這種話……”他問鄭渭道:“你相信?”
鄭渭不答,因為他其實不相信。
張邁笑道:“你沒法回答,因為你不相信,實際上,我也不相信!你們這裡所有人都是明白人,估計你們內心其實也不信!但是,為什麼你們還要我選擇相信文士、而不相信武人?”
大帳之中,靜了下來。張邁道:“沒人肯說出答案麼?還是都沒想明白?也罷,那就由我來說吧。你們鼓動我相信文士。而不相信武人,不是因為文人道德更高,而是因為……”
張邁的眼睛,從帳內的範質、魏仁浦一直看到魯嘉陵和鄭渭:“是因為你們文人沒有造反的力量!是因為你們是弱者!”
這是無比刺耳的話!特別對文人們來說。但,又有誰能否認這句話?
張邁道:“君王能夠放心使用文臣。不是因為文人們的道德,而是因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