瞎說唄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30部分,唐騎,瞎說唄,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張邁一喜,道:“咱們既是朋友,又是親戚,有什麼信不過的?不過這可是個得罪人的活!你願意攬上身?”他是知道曹元忠本來就是沙州守舊派的代表,這件事情若是由他來做自然最為合適,只是張邁一直以為曹元忠等人不願意做這件事,因此這時聽他主動請纓不由得喜出望外。

曹元忠道:“我也沒有十足把握,但如果元帥授命,那我就盡力一試!只不過行事之際用什麼辦法,卻得請元帥容我便宜行事。”

“好!”張邁道:“只要你有這份心,這件事情我就全權交給你!回頭我就讓鄭渭將相關文書都移到你處,你放心大膽地去幹,萬一有什麼困難壓力,也有我幫你頂著。”

曹元忠大喜,領命去了,李臏目視他的背影,道:“元帥,他忽然有這樣的轉變,只怕不無私心。”

“誰沒有私心呢!我們也有啊!”張邁道:“有忠心而誤國也該殺,有私心而能利國,那不但是好事,而且應該鼓勵。我可從沒想過要天策軍人人都變成聖人,我只想著怎麼讓大家的利益方向能夠儘量一致,這樣大夥兒力往一處使,才是我們天策大唐興旺發達的最穩固的基石!”

天策政權的辦事效率十分迅速,當天張邁就給了曹元忠正式任命,從這件大工程的人事任命權到安置的具體措施,全都由曹元忠接管。曹元忠便請以慕容騰為副手,在接到命令的同時卻提出了一個奇怪的要求:要張邁下令禁口,不許在場幾個知情的高層將此事洩露出去。

張邁雖然覺得這個要求有些古怪,卻還是答應了。

但曹元忠也沒有馬上命瓜北大營東遷,而是先從瓜北軍中抽出了曹氏、慕容氏、康氏及其姻親子弟共二千餘人,先一步東行,並將曹氏、慕容氏、康氏的神主牌都運往東方。

瓜北大營三萬大軍,眼看走了這兩千多人,誰不矚目?自然不免東打聽,西打聽,那三姓子弟原本都是都是得過囑咐,要他們“不得洩露秘密”,但要兩千多人都不多口,那哪裡有可能?不久“秘密”便洩露了出來:“原來”自福安公主生下麟兒,“國舅爺”曹元忠大見寵信,他在涼州相中了幾塊膏腴之地,便向元帥請求作為曹氏宗族的封地,元帥卻道天策軍自建軍以來未有這樣的規矩,但又卻不過“國舅爺”的麵皮,就許“國舅爺”從瓜北大營將其宗族調出,安置在昌松縣。

“說是去屯田,其實屯著屯著,幾年下來,那不就變成自己的基業了?那塊地皮啊,是國舅爺相準了,說到水土肥沃,沙州這邊的水田也沒得比!現在雖然還只是荒地,但只要開墾過後,將來就都是傳子傳孫的良田美宅了。”

“真有那麼好?”

“若不是這麼好,國舅爺能命人將大半宗族丁口都遷過去麼?慕容家、康家會跟著去搶?”

又有人道:“其實東邊肯定比這邊好,要不然當初張家也不會搶著去了。如今國舅爺也都舉家東遷,連家廟都搬過去了,那還有什麼好懷疑的?”

有道是:肥田不耕沒人要,瘦田耕開人人爭,“秘密”傳開以後,瓜北大營竟相鑽營,與三大家族有親的遍託關係,沒有親戚的花錢也爭著要往東邊來,免得吃虧。

曹元忠眼看時機已經成熟,這才下令,將瓜北大營的兵將分批調往東方,軍人先至,只一個月內便依地形入駐軍屯地點雖只是十九片荒地,但都面積比他們在沙州老家的田畝多出數倍,張邁撥出來的這十九個軍屯地點,水土較之沙州本來勝出多多,所以沙州兵抵達之後盡皆歡喜,當初在沙州時任你怎麼說他們也不肯輕信,如今卻是眼見為實,看出在這邊開創基業確實比擠在沙州好,更有不少人當即催促沙州家屬變賣沙州瘠地,趕來相依。

原來沙州軍民在歸義軍麾下日久,已經養成了“不信官府訊息”的習性,當日張邁公開引沙民東遷無人願意,這時眼看張家、曹家、慕容家、康家、宋家、李家等大族先後向東,便人人都認為東方有利可圖!

民間的力量發動了起來,一時間遷徙之眾相接於途,這數萬沙民東遷起來可就比牧民北遷難得多了,當初牧民北遷,一月之中就大致安定,如今沙民東遷,費時三月也還沒完。

但前面三萬大軍已經分部各處,依著軍旅編制,聚攏為十九座農牧並舉的大小軍屯此即郭威沿途所見者,預計在總體搬遷結束以後,將可能從沙州遷出**萬人口,都處於涼州、蘭州之間,也有部分被安排到了鄯州的交通幹道上。其中在金城的上下游更有兩座城寨依黃河而建,名曰小北城、小西城,都位於黃河西岸,與東岸的金城一起構成一個三角形。

後唐朝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的咒術物語果然有問題

忒修斯

落日神弓傳

無組織

特種都市

管他三七二十一

霸道莊主

夢幻天書

蠱惑隨行

冥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