瞎說唄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95部分,唐騎,瞎說唄,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正式接見,卻顯得更加親近。

見馬繼榮來,張邁笑著相迎,馬繼榮慌忙行了外臣之禮,道:“張大都護,數月不見,風采更勝去年。”

張邁哈哈大笑,邀了他坐,道:“什麼風采更勝去年,是人胖了。當年劉備說自己太久沒打仗就屁股上長肉,我如今只閒了幾個月,何止屁股上長肉,肚子也有些隆起來了。”

他和盧明德說話時儘量用些古雅的詞,這時與馬繼榮卻不忌俗語,馬繼榮見他對自己顯親熱,心裡也高興,但想他引了劉備在新野時的那個典故來,暗想:“莫非他也耐不住寂寞了?”

口中笑道:“如今安西東達溫宿,西盡庫巴,東西邊境達二三千里,我入境以後,一路但見人人鼓腹歡歌,疏勒、莎車近百年來,從未有今日之太平昌盛。”

“行了行了,咱們自己人,不用說這麼多場面話。”張邁笑道:“安西的情況也沒那麼好,東西二三千里,南北呢?哈哈,其實就是一條線上串起來的城鎮綠洲罷了。這點根基還淺薄得很呢。再說百姓的生活怎麼樣我心裡也有底,餓不死罷了。要想讓他們過上小康日子,這路途還遠著呢。”

馬繼榮心道:“聽他這話並未鬆懈,那麼路上聽來的‘張大都護開始逸樂遊玩’的傳聞並不確切。”

張邁便問些于闐的情況,聽說于闐的商戶因為商路開通了賺了不少錢,喜道:“人家都是薩圖克稱臣大大抬高了我在西域的地位,我卻說這些都是虛的,能給於闐的百姓也帶來一點好處,那才是我最大的榮耀呢。”

馬繼榮慌忙道:“張大都護愛民如子,澤及鄰邦,著實令人敬仰。”

張邁道:“澤及鄰邦這話可太抬舉我了,不過咱們都是大唐藩屬,能幫上點忙我肯定要幫,何況這事對疏勒與于闐來說乃是雙贏的事情呢。其實我這些年最大的願望,就是看到西域所有唐民能夠團結起來。如今東方各種各樣的傳聞很多,有些說大唐已經滅亡了,也有些說大唐已經再興,就都沒個準信,總之要依靠中原的力量將西域諸國重新統一短期內是看不到了,所以就只能靠我們自己。今天于闐與疏勒已經聯合了起來,並向西拓展到了寧遠,接下來如果能夠向東與沙州瓜州也聯絡起來,那就更好了。若我們三家能夠同心協力,還怕什麼回紇、吐蕃?保管連阿爾斯蘭、毗伽這些胡兒也得向我們低頭稱臣!”

馬繼榮在於闐時就已經在揣摩安西這邊的想法,當初李聖天就曾主動提出要聯合安西、于闐、沙州三家一起向中原朝貢,而張邁在與東方聯絡的事情上也顯得十分積極,這時道:“我主對於東方之事也十分上心,自上次與張大都護提過要聯合朝貢,回國後便著手安排了貢物,如今連出使人選也定下了。”

“哦?定了誰?我認得的不?”張邁問。

馬繼榮微微一笑,說:“就是不才了。”張邁哈哈一笑,馬繼榮又問疏勒這邊準備得怎麼樣,張邁道:“我們的貢物還得再等等,人選嘛,卻也定下來了。”馬繼榮忙問是哪位。

張邁也微微一笑,說:“就是不才了。”

馬繼榮一愕,跟著大為驚訝:“張大都護要親自前往長安?這……那疏勒這邊可怎麼辦啊?”

張邁笑道:“我本來就是長安來的欽差啊,雖然是祖上傳下來的差事,但別人既然認同了我這個特使,如今朝廷的囑託又有了點眉目,總得設法回去覆命交差。至於疏勒這邊的事務,到時候我自會安排。我安西與別國不同,大都護府人才不少,內憂安邦之臣,外有定國武將,就算我離開個三年五載也不會有事的。只因是我要親自去,所以準備便得充分些。”

馬繼榮心想:“原來他是要自己去,若是這樣,那這次的使團規模肯定很大,我回于闐以後可要,趁早做好準備。”因道:“張大都護若要親自東行朝貢,到時候必定路過於闐,我主聞之必大喜,屆時定當掃道恭候張大都護的大駕光臨。”

張邁道:“謝謝馬太尉了,不過我聽說東行的道路有南北兩條,似乎天山南麓比崑崙北麓要好走些,不知是真是假。卻要請教馬太尉了。”

馬繼榮道:“南路綠洲較為稀散,北路綠洲則較多較密,幾乎是數千裡相接相望,道路確實比南路好走,以前西域統一於大唐治下的時候,我們于闐的人回中原也常常先走疏勒,然後再折而向東,不過如今北路都掌握在回紇人手裡,所以我們也只能走南路。南路有幾段沙漠太闊,水和食物的補給比較困難,但只要準備充分也就沒問題了。”

張邁點了點頭,道:“如今我正和龜茲、高昌和談,他們或許會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血族戀人

溫暖寒冬

東風導彈車都開,你管這叫代駕?

誰煮魚

命運與金盃

換裁判

顧總請放手,妹妹我就是個妖孽

四月烽漫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