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11章消消樂,季漢大司馬,周府,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因霍峻恰當的防控措施,瘧疾在南漢那邊漸漸散去。然北魏這邊則是不同,因曹操率軍直接返回鄴城的操作,瘧疾透過夏季的蚊蟲漸漸散播出去。
鄴城人口密集,街坊屋舍相通,汙水聚集。往昔夏日季節之時,蚊蟲滋生繁多,襲擾城內百姓。今瘧疾病毒被蚊蟲攜帶,像往年那般送進各家各戶,繼而將病毒注入人體。
短短的一、兩個月間,瘧疾在鄴城爆發開來,初時幾個人患瘧疾,後是幾十上百,繼而數百近千人患上瘧疾。
昔陳琳、徐幹、司馬朗因隨軍去世,今瘧疾入鄴城,又何止三人患病。
進入六月,應瑒、劉楨二人率先患上瘧疾;進入七月,應瑒、劉楨因得瘧疾病逝。
至此歷史上的建安七子,除王粲生活在武漢,僥倖逃過一劫外,孔融、陳琳、徐幹、阮瑀、應瑒、劉楨等六名已是全部病故。
八月之時,暑氣漸消,秋風未至。
往昔因人口密集而熱熱鬧鬧的鄴城,今下幾乎是家家掛白,戶戶哭泣,不知有多少人因得瘧疾而亡。
至於之前下令隔離患瘧疾軍士的曹操,得知鄴城疫情嚴重成這般。他無奈之下,早就選擇了擺爛,採取先進的群體免疫。
封閉宮門,嚴格執行凡家中有患疫病者,百日之內不得入宮議事。
魏王宮,東宮。
大殿內,侍從正在用艾草捆綁而成的長條,拍打在孫權身上,試圖想將邪氣驅散在宮外。
曹操向中原名醫詢治瘧疾之法,縱醫師們智計百出,但所開出的藥方也無法治癒瘧疾。
無計可施之下,曹操只得向巫師、術士求助。
巫師言要妖魔於城中作祟,於是在鄴城中連做法會七天七夜。法會結束,見巫師驅散不了瘧疾,被曹操憤怒斬殺,棄屍於街。
術士則聰明許多,向曹操進言,瘟疫肆虐乃是陰陽失位,寒暑錯時,從而導致鄴城大疫。這非他這種普通人所能調和,這要透過四季運轉,讓陰陽歸位,寒暑正時,屆時瘟疫自然會消失。
曹操詢問時間,術士則言短者半年,長則一年。具體的瘟疫消失時間,非他所能確定。
見術士說得還算靠譜,曹操留了術士一命。聽取術士的建議,使用艾草驅邪。故而在術士的佈置下,凡入宮殿者,必須用艾條清掃宮外邪氣。
“拜見太子!”
孫權趨步入殿,向曹丕施禮。
曹丕指了指身前的座位,說道:“仲謀且入座吧!”
“多謝太子!”
曹丕為孫權倒了勺酒,問道:“仲謀,今時城中疫情如何?”
孫權搖了搖頭,說道:“權出府入宮之間,乘坐觀街巷,幾乎家家有殭屍之痛,室室有號泣之哀,亦有滅門絕戶之不幸者。”
瘧疾進入鄴城,猶如脫韁的野馬,四處肆虐,桀驁不馴。尤其是曹操無力管控,選擇集體免疫後,瘧疾透過蚊蟲的傳播,直接飛入尋常百姓家,導致大量百姓患上瘧疾。
五口之家,或有一人去世,或有兩三人去世,最悲慘的則是五人皆亡。既有滅門,怎麼會沒滅族慘案。
鄴城張氏是為小姓,族有三十餘口人。三個月內,三十幾口人陸陸續續幾乎全死絕了。張氏的家產無人敢領,最終被曹魏官府充公。
“陰陽錯位,癘氣流行。今年疾疫,親故多亡,徐、陳、應、劉,一時俱逝。”曹丕長聲而嘆,說道:“仲謀為丕羽翼,當多保重自身爾!”
孫權放下酒樽,說道:“據權所探,亡者之中多是荊室蓬戶之民,缺衣少食之下,難御瘧病;鼎食之家多有重貂肉食,瘧病難傷。雖不知為何這般,但太子與權或可稍微心安一二。”
孫權的分析純粹是瞎貓遇見死耗子,得瘧疾者,之所以少有富人,不是因為他們穿得多吃的好。而是富人衛生條件比窮人百姓好,他們家中有蚊帳、驅蟲用具,故而少有被蚊蟲叮咬,因此患上瘧疾的機率低。
普通百姓則是家境貧寒,衛生條件不如富人,多有蚊蟲滋生。蚊帳這種避蚊工具,百姓自然是沒有,故而多被蚊蟲叮咬下,普通百姓患上瘧病的風險高。
曹丕興致不高,嘆息說道:“若真是這般,應、劉二才非荊室之民,怎會患疾而逝乎?”
傷感之下,曹丕喝著酒樽,說道:“天不佑高才,是為悲矣!”
見曹丕神情頹廢,孫權微微皺眉,說道:“太子,今斯人已逝,不可久念。太子為魏國嗣君,當以大事為重。否則大王見之,必會因此而不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