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78章立太子禪,季漢大司馬,周府,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之分。
見父親傷心落淚,劉禪問道:“父親為何如此悲慼?”
劉備撫摸劉禪的腦袋,說道:“為父年輕之時,尚無今下之尊。時由天子治世,然天子不賢,致使百姓疾苦,黃巾賊子作亂。父為安漢家天下,起兵討賊。天子駕崩,賊人作亂,引董卓入京。”
“董卓西北虎狼,兵入京師,廢立天子,殘害忠良。時父與曹操興兵討董卓,不料諸侯各有歹心,難以成事,見我漢家傾頹,行不軌之事,戰事四起。為父輾轉中原數十年,領潰兵至吳楚,得諸公相助,欲行效光武……”
劉禪將巾帕遞給劉備,說道:“光武能興漢室,父親為何不能再興漢室!”
劉備擦著眼角的淚水,問道:“寄奴既已知事,長安與武漢有數千裡之遠,父至長安,與興漢熟難?”
劉禪思考少許,說道:“自古以來,興漢唯光武皇帝,能至長安者眾,故當是興漢難!”
“哈哈!”
劉備捏了捏劉禪的臉蛋,笑道:“父若至長安,將可言興漢也!”
“太子雖是年幼,但卻聰穎過人。王兄之後,將有子可繼大統。”劉熙讚歎道。
糜夫人看了眼劉備,不滿說道:“王弟錯言,阿斗非太子,僅大王嫡長子。”
見狀,劉備僅是撫摸著阿斗的腦袋,笑而不語。
糜夫人服侍劉備近二十年,唯生育一女。入江東之後,雖是太平下來,但糜氏奔波多年,致使身體不太好,常有小疾,加之年歲太大,生產有危險。
在糜氏猶豫之間,劉禪幼年喪母,歸由糜氏撫養。糜氏視若己出,也漸斷了生子的念頭。在此之下,糜氏反而希望劉禪能成為太子。
得曉原委,劉熙拱手致歉,說道:“王兄,弟不知細情,望多見諒。”
“無事!”
劉備握著劉禪的小手,說道:“今為家宴,明日為弟引見孤帳下文武俊傑。”
“多謝王兄盛情!”
又聊了許久,見天色漸晚,劉備結束今日之宴。
——
次日,劉備請諸葛亮、霍峻、龐統等親信入宮,將劉熙介紹給眾人。
堂內,劉備坐於榻上,眾人按位次分坐左右。較往日之變化,劉備的身側多了個小子劉禪,及琅琊王劉熙。
劉備指著劉熙,謂眾人說道:“曹操無道,已有篡位之心。琅琊王承蒙受難,南逃武漢,今諸卿當以禮尊之,不可怠慢!”
“拜見琅琊王!”眾人起身行禮道。
“不敢!”
劉熙急忙向眾人回以尊禮,說道:“諸卿皆有興漢之重臣,今熙初至武漢,當多叨嘮。”
“王弟客氣了!”
劉備見劉熙如此謹慎,笑道:“孔明舊為琅琊人,與王弟當是同鄉,今後若有不順之事,尋不到為兄,可尋孔明。”
“諾!”
“亮見過琅琊王!”
“熙見過軍師。”
劉熙說道:“軍師之名望,海內盡知。熙於中原多有耳聞,今日得見軍師風采,果是不凡。”
“謝琅琊王盛讚!”
在劉備的介紹下,雙方互相認識。之後劉備讓侍從上菜,在酒水的作用下,雙方也都漸漸放開。
言到興盡,劉備目光落到劉禪身上,再次問道:“寄奴,為父至長安,與興漢熟難?”
劉禪眨著眼睛,稚氣說道:“當是至長安難!”
“嗯?”
劉備略有驚訝,問道:“昨日言興漢難,今何以言至長安難!”
劉禪利索地從席上爬起,用他那小短手向劉備拱手行禮,說道:“啟稟父王,今漢室已興,但父王未至長安!”
“咦!”
劉備面露驚訝之色,說道:“寄奴何出此言?”
劉禪揚聲說道:“父王立基於武漢,今王侯來投,可見漢室已興於父王也!”
“漢室已興?”
眾人對視幾眼,對於劉禪的聰穎頗是讚歎。
霍峻舉起酒樽,笑道:“大王恩播四海,引宗王投效,可見曹賊之暴虐,已失人心。”
劉熙十分上道,恭賀說道:“王兄仁德之名,盛於中原。今漢室傾頹,天子為傀儡,漢室不在北而在南!”
劉備假意訓斥,說道:“王弟不可妄言,今天子尚在!”
“諾!”
“呵呵!”
繼而,劉備看向劉禪,大笑幾聲,滿意說道:“孤興漢室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