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88章決水之策,季漢大司馬,周府,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于禁、田豫等將雖屯兵於肥水西岸,但曹操卻知壽春地勢低窪,故命諸將在高處紮營。肥水被決之後,必然是沖刷低窪地帶,將會孤立各營。彼時劉備舉兵傾出,解決被肥水包圍的各營多半可行。

聽聞水決,劉備眼神發亮,欣喜說道:“孤聞壽春有常年潮溼,故有排水大閘,尋常之水難破城。但即便如此,水決之策若成,縱不能下壽春,但也能重創敵軍。”

頓了頓,劉備擔憂說道:“然彼時曹操渡河南擊八公山,我軍當如何待之?”

“此事易耳!”

龐統捋著鬍鬚,得意說道:“雨水大盛,可用火船順流而下,時曹操縱搭橋南援,亦無計可施。唯有取淮水上游渡河,待曹操渡過淮水,彼時水決之策已成也!”

“士元有國士之才,以水代兵,此策妙哉!”

劉備捋須而笑,說道:“水淹壽春,趨兵過河,強攻諸營,當可速行此策!”

“大王且慢!”

魯肅看向頗是得意的龐統,說道:“曹操舉眾兵於淮北,欲待我軍動作。今大王欲決肥水破賊,但于禁、田豫、夏侯惇皆據高處而守。彼時若不能克,曹操必率大軍南下,謀取八公山大營。”

“火船雖可破浮橋,然曹操手上卻有舟舸。且下蔡有沙洲,搭建浮橋可過江。時曹操以眾兵攻八公山,我軍又難克諸營,內外之下,我軍必然大敗。”

魯肅久鎮江淮多年,可非龐統外鄉人可比,深知淮河水情。別看決肥水之策好,但如果啃不下各營,八公山大營又被曹操偷去,那就是有趣了!

“這~”

劉備面露難色,說道:“今下不如調仲邈所部兵馬西進,與我軍匯合,兩軍合力同破曹操。”

“不然!”

法正思慮少許,說道:“啟稟大王,調霍督西進,或會引起曹操警覺。今不如派霍督北進下邳,驚擾曹操,調其兵馬東援下邳。時淮北兵少,水決之計或可成也!”

“調仲邈北上下邳?”

劉備露出深思之色,說道:“下邳離淮水有數百里,仲邈北上下邳,則有孤軍深入之險。”

龐統勸道:“大王,霍督乘舟舸而進,魏人弱於水師,縱敵寇東進擊,霍督進退亦能自如爾!”

魯肅神情嚴肅,說道:“大王,江淮非吳楚,不可以吳楚水情以度徐淮水情。曹操非無謀之士,帳下謀臣武將眾多,亦多有高士。今淮陰初下,分守鍾離,霍督兵寡,讓舉兵深入,恐非明智之舉。”

“大王,大軍被曹操阻於八公山,今不納決肥水之策,何以勝敵?若不調淮北曹軍遠離,我軍何以西望?”

龐統向劉備拱手,沉聲說道:“請大王深思其間利害,不破曹操兵勢,此次北伐恐將無功而返。”

劉備咬了咬牙,說道:“士元、孝直之語有理,蓄肥水,決壽春。舉兵分攻諸營,為緩大營壓力,調敵軍遠離淮北,實屬良策。”

“來人修書與霍督,今命他率軍從泗水北上,謀攻下邳,分淮北重兵,逼曹操派兵東援。”

“諾!”

“大王英明!”龐統盛讚道。

——

斥候順舟舸而下,壽春至盱眙三四百里,一二日便至盱眙。

霍峻自淮陰西進,屯兵於盱眙時,卻是唏噓不已。

盱眙作為東漢時期的富庶之地,然戰亂數十年間,盱眙早已凋敝。甚至在曹魏的編制中,沒有盱眙這個縣。

霍峻入盱眙城,城中百姓僅十餘戶,多是孤寡老人。百姓們對於大軍的到來恐慌不已,霍峻出糧救濟十餘戶孤寡,並且讓軍士帶著幾十號人南遷到淮東腹地生活。

之前霍峻常在江左或荊楚作戰,百姓常能看見。之前廢棄的皖城,周圍還有藏在山間的百姓。然率軍北入淮東起,讓霍峻徹底明白了什麼是荒涼。

江淮大好的良田已是荒廢,墳堆上雜草叢生。廢棄的城郭寂寥無人,唯有棟棟空曠、傾倒的房屋,訴說過往的繁榮。

廢棄的盱眙城,霍峻派人簡單清理幾下,則率軍士入駐。

在盱眙城呆了半個月左右,霍峻收到劉備下達北上徐州的軍令。

城北寬闊的宅院內,軍中文武奉命入堂,商討軍事。

堂內,霍峻將書信放下,說道:“曹操兵臨壽春,其兵馬之數,高達十餘萬。大王帳下有兵馬六七萬人,可戰之兵僅四五萬人。故而大王深憂曹操兵眾,大軍難以謀取壽春,今命我軍北入泗水,佯攻下邳,以調動敵寇東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有一百種方式弄死書記

筆下槐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