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90章圍剿霍峻,季漢大司馬,周府,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大雨天,寧可違背軍中戒令,但也想偷懶一二。
雖有魏軍士卒偷懶懈怠,但卻有文臣謀士卻在分析軍情。
望樓上,劉曄披著蓑衣,眺望肥、淮二水,觀察壽春城郭。
孫權順著木梯,登上望樓,好奇問道:“子楊在望樓上多日,不知所為何事?”
“曄見過吳侯!”
劉曄向孫權拱手行禮,笑道:“這幾日於望樓之上,僅為觀察二水水情爾!”
“觀察水情?”
孫權面露疑惑之色,說道:“莫非肥水有不同之處?”
“有!”
劉曄遙指壽春城,說道:“壽春每歲雨潦,肥、淮二水溢,常淹城郭。然今歲雨潦,雨水不減當年,但肥水卻低於往年,唯淮水淹城。今事當有玄機,不可不察。”
之所以壽春不怕水淹,而是因為壽春每年都有遇到淮水氾濫。在建城之初,壽春便有考慮過這個問題。
甚至肥、淮二水的泛濫淹沒壽春,將城池周圍變為水澤,可以說是壽春獨有的防禦手段。
歷史上諸葛誕面對司馬昭的圍攻,大笑不已,認為司馬昭自取敗績。一旦淮水氾濫,司馬昭大營被淹,壽春之圍自解。
不曾想自司馬昭圍攻開始,壽春一滴雨沒下,那年是少有的大旱年。直到司馬昭攻破壽春外城後,第二天才下大雨,方淹沒司馬昭大營。
然外城已破,僅剩內城如何能獨守。不消多時,內城被破,諸葛誕敗死。
壽春城看似不如襄樊連環城難打,但是壽春外圍有水澤,內部有內城,固守之下絕非輕易可破。
劉宋時,劉裕又增建內城,合有兩座內城;北魏時,在八公山上又修建魏昌城,以為呼應壽春城。內有二小城,外有水澤兼築山城,壽春城防達到了巔峰形態。
今時劉曄熟悉壽春水情,經過觀察肥水,察覺出水位下降並非難事。
望著洶湧的河水,孫權皺眉說道:“既是水流低於往年,子揚之意莫非有人在上游築堤截流。”
“嗯嗯!”
劉曄捋著鬍鬚,說道:“若曄所料不差,當是敵軍之策。敵有智謀之士,獻決肥水之策,引水灌壽春,後趨舟舸渡肥水,趁機取勝。”
“那這該如何是好?”
孫權面露難色,說道:“子揚當隨權面見大王,將此語盡數告與大王,以免淮南軍士兵敗。”
“吳侯,破水決之策易!”
劉曄面露微笑,說道:“命猛將襲奪堤壩,敵軍決水之策則是難成。”
說著,劉曄深思幾許,說道:“今下之形勢,難在破敵。劉備有法正、魯肅為羽翼,扼守八公山至芍陂一帶,舉高臨下,得有山水之勢,實屬難圖。”
孫權面露驚歎之色,說道:“子揚思慮竟如此深遠,非常人所能及。”
“不敢!”
得聞孫權的讚賞,劉曄雖謙遜而應,但心中卻頗是得意。
“吳侯、劉長史,大王有緊急軍議相召。”侍從在望樓下喊道。
“好!”
“長史請!”
“吳侯請!”
“哈哈!”
“同請!”
謙讓片刻,最終是孫權先行,劉曄後行。當然二人關係不僅於此,孫、劉二人因同為揚州人,其之私交甚好。
大帳內,曹操裹著毛毯,閉眼假寐。
自曹操年歲漸長,身體多畏寒怕熱。今大雨連綿,涼氣多生,曹操則需要披起毯子保暖。
孫、劉二人與眾人陸續到帳,見曹操閉眼假寐,則不敢多語,氣氛略有凝重下來。
“大王,人都到了!”
曹操睜開眼眸,說道:“溫揚州於壽春城中,察覺肥水較往低,宜當讓諸軍注意;且臧霸命人遣信求援,言霍峻北上下邳,欲決泗水淹之。今二者異動,不知諸位可有高見?”
劉曄急忙出列,拱手說道:“啟稟大王,曄為九江人,據臣觀察,肥水水位著實略低。今臣以為當是劉備帳下智謀之士,欲行水決之策,引肥水灌壽春。若大王破此策,命猛將遣軍士爭奪堤壩即可。”
“嗯!”
曹操滿意地點了點頭,說道:“子揚之言多是有理,可遣軍士奪取堤壩;霍峻北取下邳,也可遣將校東援。”
頓了頓,曹操語氣加重,說道:“如此佈置,雖可解敵奸策,但終是難以破劉。故不知可有計謀,教孤破敵?”
“文和?”
“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