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6章君子可欺之以方,季漢大司馬,周府,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

說完,太史慈下馬主動脫去甲冑,後翻身上馬,僅著內衫來見劉備。

兩人策馬於中央碰頭,互相拱手問候。

劉備打量著太史慈,感嘆說道:“此北海一別,已有十年之久。備不曾想在豫章與子義得見,而且還是在這兵戈對決當中。”

太史慈見劉備較往昔更具威儀之感,也是感慨說道:“十年間,將軍縱橫天下,救徐州,以抗暴行,堪稱豪傑,慈深敬服之。”

頓了頓,太史慈問道:“將軍欲見某,可是為那約戰之事。”

“哈哈!”

劉備大笑幾聲,說道:“今日只談敘舊,不談兵戈之事。”

“嗯?”太史慈疑惑說道:“那此前將軍遣人言約戰……”

劉備露出傷感之意,說道:“若不如此言語,子義安能見備。天下戰亂已久,友人漸亡,今若不見子義,待兩軍交手,又不知道會是如何!”

太史慈也是默然無言,在這亂世中他從遼東到北海,又到江東,見過了太多人的死亡。

劉備切換話題,並轉了一個語氣,說道:“子義可知文舉公(孔融)當下如何?”

太史慈搖了搖頭,說道:“慈於興平二年(195年)下江東,已數年未曾見過文舉公。不過卻聽聞文舉公已出任少府,不知可有此事?”

劉備嘆了口氣,說道:“子義走後一年,袁譚舉兵來攻北海。文舉公兵敗而走,妻兒皆被袁譚所擄,奔走徐州。後天子臨幸許昌,徵辟文舉公,其出任將作大匠,後轉升少府。”

太史慈也是頗有感觸,說道:“文舉公才高壯志,心懷仁義,志在靖難,然才器粗略,智謀短淺。今居許昌,出任上卿,高談清教,引經據典,免去兵戈之亂,對文舉公而言亦好事。”

這種與舊人會面的感覺,讓太史慈很放鬆。隨著話題的開啟,二人聊得熱切,時而歡笑,時而唏噓,氣氛融洽。

談了約有半個時辰,得到訊息的孫賁便來出營觀察起來,見二人時間越談越久,眉目也愈發緊蹙,心中有萬般思慮,又想起昨日太史慈追殺不成的場景,心中漸漸有了不安。

又談了半個時辰,在孫賁等不住時,太史慈與劉備終於結束了聊天,各騎戰馬回營。

孫賁策馬上前攔住太史慈,問道:“今日子義與劉玄德陣前所言何事?”

太史慈臉上仍帶著笑容,說道:“今只訴北海舊事,不言軍事。”

孫賁心生疑慮,說道:“今劉玄德遣人來報,言約戰之事,安得不言軍務乎?”

太史慈搖了搖頭,如實說道:“玄德公不言,我何獨言之。今僅談論私交,兩軍會戰,慈必不手軟。”

孫賁心中暗道,此前不曾廝殺,今見劉備先是卸去甲冑,又是好言好語,若你一箭下去,劉備安有活命機會?

心雖是這麼想,但孫賁卻沒有說出來,唯有心中略生出些許疑慮。只望他的弟弟孫輔早日領兵而來,與自己匯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有一百種方式弄死書記

筆下槐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