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51章安蜀人心,季漢大司馬,周府,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難免自衿,主公當有計較。將軍取蜀不易,峻敬將軍一樽。”

說實話,正常人從低位瞬間爬到高位,在受到眾人的吹捧後,心態不飄其實很難。

因為這種感覺非常舒服,你能感覺到大量的人在遷就你,讚揚你的厲害,讚揚伱的能力。你會漸漸失去對自身品德的控制,轉而去釋放自己的本性。故而凡能身居高位,保持初心,多是難得之人。

霍峻早期從市井小吏,驟然成為大將,心態多有飄浮。那時的他背水敗夏侯,千里取京口,火燒周瑜,攬二喬,言行多有浮誇。

所幸霍峻自我反省,及時調整心態,多以郭子儀作為他學習的物件。

關羽舉著酒樽,回贊說道:“仲邈博望大論,羽常有拜讀,今時之形勢,恰如彼時之所言,仲邈之高瞻遠矚,寡有人能及。”

“請!”

霍、關二人難得同坐敬酒,也難得關羽向霍峻說軟話。

待張、法引薦完彭羕後,法正退回自己的位子,而那張松卻沒有走,留在劉備身側,與劉備竊竊私語些什麼,似乎向眾人表現他與劉備的關係非同尋常。

這場宴會從下午宴飲至黃昏方才結束,赴宴眾人多興盡而歸。

待宴會結束後,劉備稍微洗漱,於晚間召見諸葛亮、霍峻、法正、龐統等四人,商討益州密事。

劉備喝著解酒湯,說道:“今益州雖是臣服,但巴蜀閉塞,孤遠居武漢,恐難安巴蜀人心。子喬勸孤納成都杜氏女為妾,或有人勸孤納劉瑁妻吳氏,諸君為孤心腹,不知可有言語教我?”

劉備納妾這件事,非是他個人之事,而是上升到集團內部的政治事件。其中利弊之害,劉備自身也要掂量一二。

諸葛亮輕撫羽扇,說道:“不知主公以為如何?”

劉備放下茶盞,皺眉說道:“納杜氏女可行,然納劉璋亡兄之妻吳氏不可行。孤與劉瑁同姓,今取巴蜀,又納寡妻,有違同姓之義。此舉若為,必遭非議。”

“不然!”

龐統出聲勸道:“以統之見,納吳氏勝過納杜氏。”

“主公,吳氏兄弟吳懿、吳班掌舊蜀兵馬,今歸降主公,多有建樹,帳下軍士多為東州籍貫。納杜氏安蜀士人之心,納吳氏可安東州人心。且吳氏為劉璋寡嫂,主公納之,可撫劉璋舊部人心。”

“吳氏?”

劉備仍有不願,說道:“吳氏為妻,孤納為妾,此有折辱之意。”

諸葛亮笑道:“主公不日為王,有何辱之?”

“孝直?”劉備問道。

法正捋著鬍鬚,說道:“論親疏之遠近,主公與劉瑁之親怕是不及晉文公之於子圉!”

說著,法正笑了笑,說道:“主公既為君上,豈能如凡夫愛惜羽毛,此大事怕是難成。”

晉文公重耳與晉懷公子圉為叔侄關係,秦穆公先把女兒懷嬴嫁給侄子子圉為妻,後叔叔重耳逃亡到秦國,秦穆公又把懷嬴嫁給重耳。

法正以重耳之事,勸劉備不要過於拘泥於禮法,也不可過於愛惜自己的名聲。

“那杜氏呢?”

劉備沉吟少許,說道:“子喬出身成都張氏,其言或有偏頗,但是蜀人之心語。劉君郎(劉焉)重東州人,輕巴蜀人,致使巴蜀局勢不穩,劉季玉多受限制。”

見劉備身陷二選一的難題中,霍峻說道:“峻有聞正妻一人,妾室多人。主公何故以此為憂,同納二妾豈不美哉?”

“呵呵!”

諸葛亮持扇而笑,說道:“仲邈常笑言小兒擇二一之事,成人擇兩全其美之事,主公有何猶豫?”

“霍督之語實為高見!”法正笑道。

“也罷!”

劉備咬了咬牙,辛苦就辛苦點,納一人也是納,納二人也是納,那就一起納。反正蝨子多了不怕癢,那就多癢些。

劉備拍案決定,說道:“既是如此,孤則納此二人。”

“主公英明!”

劉備目光看向法正,問道:“孝直欲隨孤至武漢,還是留在巴蜀?”

法正毫不猶豫,拱手說道:“正願追隨主公左右。”

地方官哪有京官好?跟隨在主公身側,方有受重用的機會。

劉備捋著鬍鬚,沉吟說道:“既是如此,孝直隨孤至武漢,孤另有官職封賞。”

說著,劉備看向諸葛亮,問道:“仲邈建言拆分益州,劃漢、巴之地為梁州,劃蜀中之地為益州,孔明以為如何?”

諸葛亮沉吟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有一百種方式弄死書記

筆下槐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