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54章織鞋販履之輩,膽敢稱王?,季漢大司馬,周府,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公元213年,建安十八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劉備稱王,露布天下,廣而告之。半月之後,傳至長安。

堂內,曹操翻閱戰報,神情愉悅,笑道:“文烈、子丹,斬將破敵,恩播河西,頗有驃騎開疆之風,實乃我曹氏之千里駒也!”

說著,曹操放下戰報,感慨說道:“我曹氏後繼有人啊!”

自曹操採納孫權的建議,率大軍轉進關中後,命張郃、曹休、閻行等將,將兵出西北,收河西四郡;令徐晃、曹真、郝昭等將出朔方,平朔方三郡。

閻行、蘇則率部入西平,擊敗佔據西平的麴演,平定西平郡。

武威顏俊、張掖和鸞、酒泉黃華三郡自命將軍,互相攻伐,民不聊生。顏俊不敵,向曹操求助,派使者帶著母親、兒子前去長安,作為人質。

曹操命張郃為帥,曹休為先鋒,率兵出擊。曹休率騎卒奔襲,先破和鸞,再與張郃合軍斬殺顏俊,平武威、張掖二郡。

和鸞敗走河西,糾合盧水胡、封賞等各部漢胡叛軍數萬人,欲破張郃、曹休。

張郃帳下兵寡,卻判斷出敵寇兵雖眾,但人心不齊。張郃與曹休各率騎卒出戰,大破諸胡聯軍,斬和鸞,斬首萬餘級,獲口五萬餘眾,羊五十餘萬頭,牛三萬頭,大獲全勝。

西平、武威、張掖三郡平,曹操各委官吏治理。時張郃、曹休疏通關中與西域的道路,曹操命二人屯兵張掖,待來年春時出發,收降酒泉,敦煌二郡。

朔方方面,由於東漢時鮮卑人入侵,南匈奴人內遷,上郡、西河、朔方、五原等郡多遭劫掠,寡有漢民居住,多是羌氐蠻夷居住。

徐晃、曹真、郝昭進討,曹真斬羌首斯邊,平西河郡。曹操將五部匈奴中左部匈奴遷徙至西河郡,以為充實御邊之用;命人收留朔方各郡舊民,安置在新興郡。

如此下來,曹操復西河郡,增設新興郡。

孫權為搗拾堂內的火盆,笑道:“恭賀魏公復漢室五郡,料五郡之民,至少有在十餘萬之上。時遷隴南漢羌百姓,多達二十餘萬。如此之功,當不負魏公此行出征關東。”

頓了頓,孫權放下鐵鉗,說道:“文烈、子丹,驍勇有謀,加以歷練,必能坐鎮一方,統率諸軍,為魏公分憂!”

曹操捋著鬍鬚,笑道:“坐鎮一方,談何容易?自子和亡後,虎豹騎由孤統率,今待二子取勝返程,虎豹騎可擇一人統率,如此也可了卻孤一樁心事。”

“得闢舊土,驅除胡人,揚我軍威,撫卹百姓,此孤今生之所願!”

曹操見孫權端茶給自己,佯裝不悅,說道:“此乃侍從之事,仲謀何故親為?”

孫權端茶奉上,笑道:“魏公之事,無分內外,亦無高低之分。”

曹操端著熱茶,感嘆說道:“若非仲謀勸孤轉平河西,北安朔方,恐朝中今時又多有非議之聲,言孤是非。”

孫權坐在側席,順曹操的話,說道:“朝中諸卿多能體諒魏公苦心,唯少數歹人私下言語譏諷。”

“仲謀深得孤心啊!”

曹操抿著熱茶,暖著身軀,笑道:“仲謀獻有良策,孤欲封賞,君可言之。”

今時曹操讓孫權自行決定所求封賞,可見其受寵程度。

孫權拱手而拜,沉聲說道:“權無所求,唯望魏公身體安康,早日得願所償。”

“得願所償?”

曹操勾起嘴角,問道:“仲謀知孤所願?”

“臣知,但不敢說!”孫權低頭說。

“但說無妨!”曹操笑道。

孫權向曹操叩首,說道:“今漢室衰微,已難統天下,魏公得有天下三分之二,權望公興效堯舜之舊事,還天下太平,亦能讓國內士民心安。”

“不可胡言!”

曹操臉色故作大變,呵斥說道:“孤匡扶漢室,豈能行此不臣之事。今後仲謀當慎言,不可向外人語。”

“諾!”

孫權心裡對曹操多有不屑,攔路石荀彧死了,想當天子就早點走流程,玩王莽那套真沒意思。如今天下格局二分,已是板上釘釘的事。何故非學王莽那套先當公,後進王,再稱帝。

想是這麼想,但孫權神色多是敬服,告罪說道:“權當謹記之。”

少頃,曹丕疾步至入堂,手裡握著荊楚情報。

“父親,不好了!”

曹丕神情緊張,脫鞋入內,說道:“劉備降服巴蜀,撤軍回楚之後,於十一月時,在武漢稱王,國號漢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有一百種方式弄死書記

筆下槐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