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53章謀蜀之言,季漢大司馬,周府,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備不忍謀奪。”
法正挺直腰背,指點說道:“益州闇弱,張魯在北,時有欲侵犯之意。曹操地有中國,豈能坐視吳楚合盟,當謀圖關隴,得望巴蜀。使君不取,曹操早晚亦會取之。”
魯肅應和說道:“主公,法先生所言有理,益州沃土,讓於虎狼,不如主公自取。”
劉備面露難色,說道:“興霸曾言巴蜀有山川之險,三峽七百里,兩岸連山,易守難攻。即便奪取三峽,亦有白帝、江州之險,重重艱險,豈能輕易入之。且備居江東,隔有荊楚,欲入益州,當是遙不可及。”
甘寧,益州巴郡臨江(今重慶忠縣)人。自歸劉備以來,甘寧曾向劉備獻南北之策。及金口之戰後,甘寧與魯肅聯手向劉備進言租借夷陵,以備來年伐蜀。有甘寧這個本地人在,劉備豈能不知益州險要閉塞。
“哈哈!”
法正胸有成竹,笑道:“若是劉璋請使君入蜀,卻不知使君以為如何?”
“嗯?”劉備面露驚訝,說道:“益州地廣民豐,北有葭萌之險,怎會請備入巴蜀。”
法正為劉備盤點,說道:“益州看似太平,然劉璋闇弱無能,治下多有驕縱之士。如將軍龐羲、李異等皆恃功驕豪,似有不順之意,劉璋甚是畏之,不敢輕用。怕將校建功,如行效趙韙、婁發等舊事。”
“若逢強敵入寇,外有兵戈憂患,內有驕縱兵將,劉璋必是惶恐。此時有盟友禦敵,平域外之患,息內部之災。劉璋又豈能不請之!”
說話間,法正盡舒胸中之才,神色之風發,行舉之飛揚,令人驚歎!
張松、法正向劉璋建議行‘三劉同盟’之事,可非異想天開,僅為出使荊楚,尋找明主。而是在籌備計劃的過程中,尋找明主。
畢竟手上沒東西,明主憑什麼信你,憑什麼禮遇你,就憑嘴巴言語可不夠。
劉備作為梟雄怎麼會不想要土地,之前所說的困難就是在隱晦告訴法正。我想要地盤,但是有困難,你有什麼方法為我解決這些困難。
劉備與魯肅對視一眼,眼中盡露驚訝及喜悅之色。
劉備又為法正倒酒,驚喜說道:“若是如此,巴蜀可圖也!”
“孝直大才,備當敬先生一樽。”
“謝使君!”
法正笑吟吟地舉起酒樽,說道:“除正之外,益州別駕張松,校尉孟達,皆思求明主。使君及入巴蜀,攻略益州,當輕而易舉爾!”
頓了頓,法正說道:“正能為使君開巴蜀大門,但荊楚之事,正卻無能為力。劉琦雖胸無大志,但霍峻英偉。其之兵略,蓋非凡人所能敵。”
劉備面色如常,說道:“孝直能為備謀略巴蜀,屬實不易。荊楚之事,備自有謀劃。”
說著,劉備面露不捨,說道:“孝直所獻之策,備感激不已。今後當勞煩孝直謀劃,備亦不敢辜負先生。”
見劉備心中有數,法正拱手說道:“今將別離,正歸成都覆命,願早日得見使君。”
劉備又握住法正的手,深情說道:“江水萬里,君居上游,備在下游。瞭望江水,即是見君。望能早日再見,與卿同謀時局。”
法正亦是感動說道:“巴蜀、吳楚雖是關山重重,江水萬里,但若有心,相見亦不難!”
……
及是與法正分開,劉備與魯肅得言機密之事。
劉備感慨不已,說道:“子敬,孝直性情直爽,是為大才。雖有背主之嫌,然卻是劉璋不識其能所致。”
魯肅微微頷首,說道:“若按法先生所言,巴蜀可取。及得巴蜀,肅之計策,或是可行。”
魯肅所言的計策,便是他當初面見劉備奉榻上策時,聊及如何讓劉備不動兵戈吞併劉琦的方案。
劉備心中興奮,說道:“備得仲邈獻南北之法,納孔明北伐之策。又有子敬、孝直所獻謀取荊楚、巴蜀之計。方略在手,備之大業又豈能不成。”
魯肅頗是冷靜,說道:“荊楚之地,位處水路要津,坐望揚益。主公唯取荊楚,方能興漢於南。肅彼時之策,成與不成,需觀荊楚之變化。然所幸劉荊州並無大志,仲邈意屬使君。”
得聞‘仲邈’二字,劉備心中卻是意難平!
感懷少許,劉備說道:“荊楚、巴蜀皆是遠圖之事,今下當歸江左,以安四郡人心。”
(本章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