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61章龍虎之爭,季漢大司馬,周府,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槊纂回戳,同時前方又有一杆長槍斜刺裡直搠過來。張遼沉身閃避,躲過來槍,同時手中動作不停,握緊槊杆前戳。敵寇一擊不成,惶恐後撤之時,卻已被寬口的槊刃扎透了胸口。
繼而,張遼眼觀六路,奪取敵槍在手,順勢向側戳,側面與甲士搏鬥的敵兵被張遼矛戳傷。甲士趁機而上,揮刀砍死敵兵。
張遼披堅執銳,率甲士趨兵而入,豈能是尋常江淮部曲可擋。手中那杆長槊,猶如揮如臂指,不僅是槊刃、槊纂可以殺敵,甚至連沉重的槊身也能殺敵。
張遼的招式不過是簡單上戳、下刺、飛挑、回攔等簡單招式,然卻是張遼幾十年來的戰鬥經驗及武藝操練。古有言,月棍、年刀、一輩子槍,非是欺人也!
張遼作為幷州邊塞人,幼年經歷胡亂,少為郡吏,與胡人廝殺在第一線。十九歲便因自身武力過人,與呂布、張楊,至丁原帳下任職。故而其之勇武,其之身手,非同一般。
即使面臨關羽的伏擊,張遼依舊呼喝酣戰,那些梅成、陳蘭、雷遠等江淮將校豈敢應戰,如虎入羊群,其勢不可當!
然張遼又非是無敵之人,隨著關羽率下步卒的入場,情況陡然大變。那些江淮部曲見關羽出戰紛紛退讓,給關羽及吳楚軍士讓出空間。
張遼剛擊退為兄報仇的雷遠,猛地發現眼前出現的軍士,不是江淮部曲,而是關羽帳下的甲士。
張遼握緊長槊,今日能否得勝,且看今下這一戰。
望了望左右已是精疲力竭的隨從,張遼沉聲說道:“擊敗關羽既能得勝,諸位勉之。”
“萬勝!”
張遼縱聲大喝,持槊奮前,向關羽所部殺去。甲士擠出最後的幾絲精力,隨張遼赴陣搏殺
雙方盡是精銳甲士,若有所不同,一個是奮戰了半天的力竭之卒,一個卻是精力充沛之士。槍林交鋒,銳士開道,軍陣交錯,互相搏殺。
周倉用盾擋開曹軍來襲的長矛,繼而躋身而入,手中的環首刀向前猛劈,破甲砍死曹軍甲士,左右寡有人能阻,甚是驍勇。
此時一杆長槊斜刺而來,周倉勉強用盾阻擋,然長槊又是橫拉下刺,連招下來,戳向周倉的下三路。周倉見機躲閃,卻被那長槊連刺數下,不由手腳無措的躲閃,哪有此前驍勇之風。
張遼突改方向,持槊上戳。那槊刃之快,讓周倉無法招架。然在長槊的路線上,一杆重槊於下上挑,試圖要將張遼的長槊挑飛。
兩杆槊身交錯,張遼頓感手中長槊傳來一股巨大的力量,將他的槊挑起。同時那杆長槊前戳,直刺向他的胸膛。
張遼見來槊洶洶,下意識洩力,順著長槊的力道,連人帶槊,轉身下蹲,持槊背刺,玩了招回馬槍。
關羽見張遼那杆長槊明晃晃地直戳向他的咽喉,亦是不由止步住了。張遼則是下蹲後撤步,正面持槊對向關羽。
關羽阻止了周倉上前,說道:“文遠,武藝比當年甚有精進!”
“雲長,看槊!”
張遼厲聲叱喝,自壯膽氣,持槊奔步上前。
關羽眯眼以待,時張遼的長槊近身。關羽挑踢槊杆,槊如飛龍,呼嘯而動。若說張遼之勢如猛虎,則關羽之勢如飛龍。
柘木製成的沉重槊身擋住張遼的來槊,藉助重力之勢。關羽操持手中長槊,猶如猛龍過江,連續格擋張遼來槊。同時,格擋之餘,關羽憑藉槊身之重,連續向張遼壓迫。
張遼也不敢示弱,持槊迎擊。槊勢如猛虎,與關羽手中的長槊,連續對抗。剎那間,二人長槊碰撞數十次,槊杆悶聲不斷,槊影飛掠。
張、關都屬於力大之人,槊快又沉,伴隨著淒厲的風聲,令周圍之人無不心驚。此前欲戰張遼的關平,微張嘴巴,露出震驚之色。
連續快猛對抗之下,雙方的虎口皆有震感,張遼尤為明顯。
虎雖勇,但不如龍過江之勢。且張遼從早晨鏖戰到中午,早有力疲之感。今時的他額頭開始冒出汗水,虎口痠麻,體力正在迅速下降,也越來越跟不上關羽的節奏。
張遼左右的甲士欲去幫忙,卻被關羽帳下的校刀手攔住。並且他們也是泥菩薩過江,自身怕是難保。
校刀手,關羽帳下部曲。久隨關羽作戰,甲冑精良,悍勇敢戰。若在平時這些張遼左右甲士必是不遜色於校刀手,然今時疲憊之下,怎會是校刀手的對手。
“死!”
持槊連擊數下,關羽發現張遼的破綻。丹鳳眼怒張而開,頜下長鬚揚風而起。丹田發氣,舉槊下砸,勢大力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