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70章沅水之誓,季漢大司馬,周府,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劉琦患病行遊沅(yuán)水,出乎眾人之料。
潘浚勸言時值臘月,天寒江水冷,怕使病情加重,勸劉琦臥躺府內,不可輕動。
然劉琦卻不願久呆屋內,被那刺鼻的中藥味長期包圍。他也可以感覺到自己身體的日漸虛弱,今時若再不出行,怕是再也難以動身了。
車馬停下,侍從攙扶劉琦下車。裹著大氅,呼吸新鮮的空氣,劉琦頭腦不由清醒幾分。
“咳咳~”
劉琦咳嗽幾聲,駐步江畔,瞭望荊楚的大好河山,嘆息說道:“荊山楚水,秀麗壯美,幅員千里,恐孤難以再見!”
潘浚勸慰道:“使君保養身體,必能痊癒,何出此言乎!”
劉備見風勢不小,擔心劉琦的身體,說道:“今江畔風大,伯瑋既見山水,不如歸府休息,以免再受風寒。”
“無事!”
劉琦掙脫侍從的攙扶,說道:“今江水秀麗,玄德公可陪孤走上一會。”
“善!”
在劉磐不滿的目光中劉備扶上腿腳發軟的劉琦而走,對熊翰問道:“劉備久留不走,今時使君喚其入上前,使君與劉備商談何事?莫非使君意屬劉備,或是劉備有繼荊楚之念?”
熊翰捋著鬍鬚,沉吟說道:“將軍,劉備遠赴千里而來,必是從荊州之中得到使君病重的訊息。以翰觀之,劉備必有奪位之念,使君今下應是猶豫不下。”
劉磐觀望隨行文武,皺眉說道:“能知提前會劉備者,僅寥寥數人。卻不知何人吃裡扒外,迎逢劉備入主荊楚。”
熊翰搖了搖頭,說道:“今時翰亦不知此人,或許日後能知。然劉備入荊,以其之才略,是為使君之勁敵,當以深備之。”
當劉磐後知後覺發現劉備的意圖之時,劉琦與劉備正在暢聊當中。
劉琦緩步慢行,問道:“叔父從何人口中得知孤患病?”
劉備心中一緊,笑道:“伯瑋何出此言?”
“仲邈、仲宣、承明,亦或是州府中的其他人?”劉琦問道。
劉備來得太快了,以濡須口到漢壽的腳程,若是劉琦派出的使者通知,劉備怎會這麼早到。劉琦得知劉備入漢壽,便知必有人向劉備通風報信,欲助劉備繼位。
劉備不慌不忙,說道:“不敢相瞞伯瑋,乃州府主簿向朗。”
劉備怎麼可能把霍峻扔出去,若是告訴劉琦真相,就怕劉琦會惱羞成怒。今下唯有把責任給向朗,向朗保全簡單。且向朗也確實有派人知會過諸葛亮,僅是比霍峻晚了幾日。
“襄陽之亂,棄官南奔,攜民逃難者向朗,向巨達?”劉琦問道。
“正是!”
劉琦嘆了口氣,說道:“叔父能得人心,孤不如也!”
自家主簿心向劉備,你讓劉琦還能說什麼呢!
沉默半響,劉琦駐足於江畔上,眺望江對岸的山嶺,喘氣問道:“叔父既有大志,不知可否談談?”
似乎察覺到劉琦的深意,劉備直言不諱說道:“今天下之患,最大莫過曹操。我吳楚於金口重創曹操,曹操欲渡江滅吳楚,已是難成。”
“我吳楚之地,有長江千里之險,舟舸千艘,當無懼敵於江北。今下唯有上游巴蜀是為大患,若被曹操所得,我吳楚將岌岌可危。時中原之卒臨江北,巴蜀之眾據江水,交越之師兵荊南,恐不日將亡。”
“備以為吳楚合力,可先於曹操據巴蜀,後又南並交越,地有揚、荊、益、交四州。時有秦嶺大山為天險,又有江水萬里為長城,兵馬數十萬,百姓千萬。雖難復中原,但吳楚卻進退有餘,不畏曹操之兵。”
“然後呢?”
見劉備點到為止,劉琦追問道。
劉備猶豫半響,說道:“可建國立業,與曹操對峙,待天時有變,進據中原,光復漢室。”
“建國立業,光復漢室!”
劉琦喃喃而念,感慨說道:“叔父之志,非我所能比。自領荊楚以來,琦以為能復先君舊土亦是大幸,安敢想建國興漢之事。”
僅能說每個人追求不同,能像劉備年近五旬,仍思求興復漢室者。除他之外,世間怕是找不到第二個人。
寒風吹過,劉琦咳嗽幾聲,裹緊大氅,問道:“巴蜀險峻,有三峽千里之險,入蜀艱難。叔父怎敢斷言,能克巴蜀?”
劉備臉色淡然,直言說道:“益州使者法正已暗投我,出川之將孟達也為我所用。且別駕張松已獻益州機密輿圖與我,且為我之內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