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56章江左人心,季漢大司馬,周府,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從江陵到京口其間有三四千裡之遙,若是走陸路即便是騎卒星夜賓士,亦要半個月的時間。然所幸可走長江水路,加之夏秋時節,江水奔騰,劉備乘坐舟舸,順江而下,五六日便歸京口。
回到江東的劉備馬不停蹄前往吳縣,開始忙碌江東政事。不同於一年前的情況,那時劉備唯有丹陽一郡。今時歸來,多了吳郡、建安、會稽三郡,及又接收了不曾追隨前往荊楚的江東文武士人。
得賴孫乾、簡雍、糜芳、糜竺等元老,以及諸葛亮、諸葛瑾、步騭、徐庶等文臣謀士的奔走、輔佐,劉備方能在幾千裡外的江漢,穩如泰山,不慌不忙。
有些事諸葛亮、徐庶可以幫忙操持,但有些事還是要劉備自己親力親為。
“委任張昭為右車騎將軍長史,怎能如此?”
劉備起身否決諸葛亮的提議,說道:“張昭兩次背主,勸主歸降。今時委張昭出任長史,居眾人之上,豈不讓人恥笑。”
“主公~”諸葛亮張了張嘴,勸道。
劉備於堂中踱步,悶聲說道:“孔明勿勸,委任此人為長,孤斷不能允諾。”
你讓劉備嫁女兒給張承,劉備唸到張承的才能上,尚能接受。但如今讓劉備推崇張昭,委任他為長史,這讓劉備難以接受。
徐庶拉住劉備的袖子,勸道:“主公,江東初附,曹操在北,豈能意氣行事。”
劉備握著徐庶的手,說道:“元直,非孤不願。實張昭此人,徒有虛名,讀盡孔孟之書,卻不曉孔孟之義。讓如此之人,身居高位,當會敗壞風氣。”
“這~”徐庶語塞。
實話說來,作為遊俠出身的徐庶也不喜歡張昭,但是為安撫江東士人,推崇張昭也是不得已之計。
諸葛亮持扇而起,說道:“主公,可知高祖與雍齒之事否?”
“雍齒?”
聽聞‘雍齒’的名字,劉備不由發愣。
論劉邦最恨的人是誰,除了雍齒之外,怕是沒什麼人能讓劉邦怨恨。雍齒背刺劉邦,然劉邦因雍齒的戰功不曾殺之,反而用他來安撫開國功臣。
當然即便是項羽,劉邦也是尊之。以魯公之規格安葬項羽在谷城,對於他的舊部、族人,劉邦也未趕盡殺絕。
對於政治生物的劉邦,劉備心中可是推崇萬分。
諸葛亮見言語有用,趁機上道:“主公,高祖即便安定天下,亦厚待雍齒,以安眾人之心。今時江東初歸,主公又豈能不學高祖,安撫江東士人之心。”
“時曹操兵下江漢,氣勢洶洶。言降者眾多,敢言戰者寡少。今之張昭,或世之虛譽而無實者。主公始創大業,欲撫勸降者之心,唯尊張昭可解此難。”
“且江左之大,蓋有數千裡,張昭之名,薄流揚州。若不禮之,天下之人是謂主公賤賢。今敬重張昭,有仿燕昭王恩遇郭隗之舉,聚賢士於帳下。”諸葛亮說道。
劉備於堂中踱步,又看向魯肅,問道:“子敬何不發言?”
淡定品茶的魯肅,笑道:“肅在思曹操官渡燒信之舉。”
聞言,諸葛亮以扇捂嘴不禁低笑。徐庶亦是忍不住笑了出來。那麼多話,唯獨這句話暴擊劉備。
漢高祖、燕昭王離劉備太遠了,曹操作為劉備的對手,拿來舉例子最合適不過。
果不其然,得聞此語,劉備臉色微正,說道:“諸位言之有理,曹操以暴待人,尚且如此。孤以寬仁待人,又豈能不如曹操。”
說著,劉備感慨說道:“長史之位,居眾吏之長。孤念子仲勞苦功高,奔波四方,欲尊其為長史。今為大局,怕是要委屈子仲了。”
諸葛亮微微拱手,說道:“今時初安江左,主公欲賞糜君,或可拜將軍位,或是行封列侯尊之。”
劉備微微頷首,說道:“子仲遙領太守職,可兼領偏將軍尊之。其餘升遷人選,可盡按此前商議封之。”
“諾!”
對於金口之戰的封賞,劉備這邊也已經出來。
關羽增領食邑,實領丹陽太守;張飛遷為徵虜將軍,遙領建安太守,拜新亭侯。
趙雲遙領九江太守,任留軍司馬,拜漢昌亭侯;甘寧遙領廬江太守,拜都亭侯。
魯肅遷參軍中郎將;徐庶遷治軍中郎將。除此之外,眾文武將吏皆有升遷,亦有錢糧田宅封賞。
頓了頓,劉備問道:“今孤初歸江左,郡縣事務多有不知,當有勞諸君輔佐。”
“我等自為主公效力!”眾人拱手稱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