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40章禍起蕭牆,季漢大司馬,周府,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曹劉雙方角逐的地區。

霍峻這招卻是將曹操所構思的計劃打破,霍峻興兵數萬屯於襄陽,利用水師引而不發。曹操躲在城池裡,確實不好打,但是霍峻浮江於漢水上,佔據主動權,曹操又怎敢調兵南下支援曹仁呢?

轉任奮威將軍,即將率兵南赴當陽的滿寵,說道:“丞相,霍峻引兵而來,末將還需南赴當陽否?”

“不必了!”

曹操揮了揮手,說道:“伯寧且率兵馬暫時屯於城中,固守襄陽城。”

“諾!”

“丞相,今時我軍敗於金口,江陵上下惶恐。若不派遣軍士南下,怕子孝將軍堅守不了多久!”曹洪走到曹操身側,說道:“不如抽調七軍人馬從漢水上游,渡過漢水,南下支援江陵。”

漢水並非長江天險,其河道除了在襄樊一帶廣闊外,及從襄樊向上河道便開始收窄。漢水上游某些淺彎處可讓北岸的軍士輕易渡過,舟舸無法全部阻攔。

歷史上,關羽水淹七軍,圍打樊城。實際上有具有先決條件,即劉備拿下東三郡,在漢水上游掩護了關羽進行襄樊作戰。否則關羽圍打樊城之時,東三郡的兵馬可從側翼威脅關羽的三萬兵馬,且又與襄陽城內的呂常配合,可以讓關羽甚是難受。

在曹操南下襄樊之時,申氏兄弟已歸降曹操,漢水上游不歸由霍峻掌握,而是由曹操掌握。

“不可!”

曹操搖頭否決,說道:“七軍兵馬不可輕動,容孤深思一二。”

頓了頓,曹操吩咐說道:“子廉,襄陽城防由你掌管,凡霍峻舉兵上岸來攻,必當挫其兵鋒。”

“諾!”

……

魚梁洲,又名槎頭洲。從秦漢時期,在襄陽的東北方向,漢水之上便有魚梁洲。龐德公曾隱居在此洲上,劉表在世時喜歡來此狩獵。

然隨著劉表去世,荊襄昔日之寧靜亦是消失。今春水上漲之際,霍峻率兩萬兵馬入駐魚梁洲,修築營壘,又營造水寨。

大帳內,霍峻在輿圖上標註曹軍各部將領。

蔣濟替霍峻整理各方軍情,說道:“漢水之北,張遼屯兵蔡陽,張郃屯兵安昌,于禁鎮隨縣,徐晃屯樊城,李典屯新野,朱靈兵鄧縣,馮楷守湖陽。江夏七軍主力仍在,帳下皆有五六千兵馬,約有四萬之眾。”

繼而,蔣濟又指向襄陽,說道:“漢水南岸,曹操仍在襄陽城內,城中兵馬約有萬餘人。以我軍帳下兩萬人而言,以襄陽之險峻,又有曹操居於城中,怕是無法上岸作戰。”

霍峻全靠舟舸入漢水,利用水師的優勢,屯兵在魚梁洲。若是率步卒而至襄樊,怕是被張遼、張郃、于禁、朱靈等將領聯手教訓。

霍峻望著輿圖上的曹軍兵力分佈,說道:“襄陽城郭險峻非比尋常,又有曹操居城,不可謀之。讓軍士屯兵魚梁洲,牽制襄樊曹軍即可,凡曹軍敢出兵南下,即出兵擊之。”

蔣濟沉吟少許,說道:“都督於襄樊牽制諸軍,二公圍取江陵諸城。然曹操居於襄樊,又有七軍兵馬在手,故而以濟觀之,怕是難以急下江陵。今濟有一計,或可讓曹操率軍北歸許昌,讓二公速下江陵諸城。”

霍峻目光落到蔣濟身上,說道:“子通請言良計!”

蔣濟捋著鬍鬚,笑道:“都督可知禍起蕭牆否?”

“嗯?”

霍峻面露思索之色,問道:“子通所指災禍,可是在許昌之中?”

“正是!”

蔣濟整理思緒,說道:“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奉行不法之事。往昔曹操兵威赫赫之時,上至天子下達群臣,唯曹操是從,莫敢不服。然曹操舉中國之眾以臨江漢,與都督戰於金口,千里敗亡,帳下軍士十不存一。”

“故若讓許昌君臣知曹操之慘敗,又知曹操被都督困於襄陽城中。以都督之見,看那許昌朝堂會是如何?”

蔣濟低聲說道:“漢室四百載,今雖孤弱,但忠漢之人仍有。曹操聲威之大,令人不敢不從。今曹操敗走江漢,忠漢之人必蠢蠢欲動。”

霍峻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那位許昌天子劉協從來不是一個安分之人。

除了衣帶詔之外,劉協亦曾言語威脅過曹操。如劉協初到許昌時,並無實權,猶如傀儡。故而劉協與議郎趙彥謀略國政。但曹操知曉後殺了趙彥,以來威嚇劉協。

然劉協卻是不畏,詔曹操覲見,並有虎賁左右持刀,威脅曹操言:‘君若能相輔,則厚;不爾,幸垂恩相舍’。這半威脅的話語,左右又有虎賁衛士持刀,嚇得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有一百種方式弄死書記

筆下槐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