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13章藍口小挫,季漢大司馬,周府,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破空而出,猶如兩道閃電於空中交錯,各自飛向目標。但趙雲是在後仰射箭,夏侯恩射出的箭與趙雲錯身而過。而那趙雲的箭似乎更快,也更有力道,直接射透皮甲,箭入夏侯恩的胸腔。

“啊!”

夏侯恩中箭倒地,被馬蹄踐踏而死。

“子仁!”

曹休舉槊戳死南騎,見夏侯恩身死,不由失聲喊道。

夏侯恩雖說不上多麼驍勇,但他卻與曹操關係親密,猶如子侄,頗受曹操寵愛。曹操也將青釭劍賜予夏侯恩,以勵其奮勇搏殺。

“撤!”

曹休見騎督夏侯恩身死,看了眼已撤退的曹純,又掃視了下大量步卒逐漸向自己所在逼近,毫不猶豫選擇撤退。

繼而,曹休勇力爆棚,殺退左右來騎,於頭開路,帶著所部虎豹騎且戰且退。

“嗖!”

賓士撤退間,虎豹騎手挽弓搭箭,取箭後射。那些追擊的南騎猝不及防之下,中箭倒地者不少。追擊的南騎在戰馬上操持弓箭,卻不如北騎之精準,弓馬騎射略有落於下風。

“不必追了!”

趙雲望了眼丘坡上升起的令旗,高抬長槊,喊道。

“諾!”

少頃,南騎策馬馳至夏侯恩屍體處,縱身下馬,將他血淋淋的頭顱割了下來,掛在馬鞍上。接著,從騎又取下夏侯恩的佩劍,飛奔到趙雲身前。

“將軍驍勇。賊將不知壞了多少我軍兄弟性命,今卻被將軍一箭射落。”

說著,從騎奉上佩劍,說道:“賊將武藝並無多麼厲害,但賴不住佩劍鋒利,我軍騎士與他交戰,常被一劍砍壞武器,最終死於還他手。”

趙雲取過佩劍,抽劍出鞘,卻見上書‘青釭’二字,且劍身雖是血跡斑斑,但卻綻放冷芒,乃是世間少有之寶劍。

“鏗鏘!”

趙雲用戰裙擦拭劍身,將其擦得亮堂堂,顯露著鋒芒。打量青釭劍許久,卻讓趙雲喜愛不易。

“子龍!”

劉備策馬下坡,行至趙雲身側。

“使君!”

趙雲見劉備而來,抬手奉劍,說道:“我獲得寶劍一柄,特奉於主公!”

劉備也抽劍欣賞,說道:“青釭劍乃曹操心愛之劍,鋒利無比,削鐵如泥。常佩此劍之人,乃虎豹騎督夏侯恩。”

說著,劉備將青釭劍交還給趙雲,笑道:“彭澤一戰,子龍佩劍損壞。今得此劍,亦是機緣。子龍常征戰沙場,且留下佩戴。”

“謝主公!”

趙雲取劍佩於腰間,問道:“今曹騎雖是驍勇,但已是力衰,何不追擊?”

劉備搖了搖頭,說道:“斥候來報,夏侯淵大軍且在不遠處,其帳下有三千虎豹騎,又有三千步卒。若是追擊,怕與夏侯淵遇上。今能得千餘匹戰馬,又亡其五六百名精銳騎卒已是可行。”

若僅從雙方目前的兩軍實力來看,他真不怕與夏侯淵再較量一番。但劉備不敢深入作戰的顧忌太多了,不僅是手下有七八萬百姓需要照料。

他還需要擔心曹操到了何處,其所攜兵馬又有多少。六十萬大軍有假,但以南下的萬騎來看,曹操軍力至少在十萬以上。

至於他口中得馬千餘匹,則是兩軍交戰時,他命傅肜繞後襲取了曹純所部的戰馬寄存處。

虎豹騎一人兩馬南下作戰,總不能作戰時也帶一匹馬在身側,因而曹純在作戰前,在水草豐茂處寄存千八九百匹戰馬。劉備素曉騎兵作戰,早命傅肜在交戰後率軍襲取。

劉備與趙雲交談些許,魯肅從遠處而來,拱手說道:“主公,霍將軍帳下水師已至,其由蔣參軍、高將軍統率,水師二、三千人,舟舸數百艘。且關將軍所部水師也從江陵而來,一同到達。”

趙雲看向劉備,問道:“與夏侯淵戰否?”

“不了!”

劉備遲疑良久,搖頭說道:“據那宋忠所言,曹操僅在夏侯淵、徐晃騎卒後方,今時恐至襄陽。若與夏侯淵久戰,待曹操南下,則勢將危。不如讓百姓與軍士上船撤離至夏口,又以長公子之命,招呼荊南四郡為我等效力。”

劉備撤軍的原因很多,除了擔心他被夏侯淵拖住,曹操大軍南下之外。還有他憂慮夏口形勢,以及手上輜重糧草問題。畢竟五千虎豹騎可不好擊敗,且七八萬百姓,加上萬餘軍士每日消耗可是少。

晚上還有一章

(本章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從開局就一路橫推

側帽聖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