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16章人均帶路黨,季漢大司馬,周府,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勢發展,且眾人苦心規勸,劉琮書信致歉,以上的三者理由漸漸被動搖。當然劉琦真打算降了,估摸也會和劉備商量下,以他的性情還做不到背刺+賣人。

劉琦被文武詰難,卻又不願馬上決斷,在那無措之時。忽然,一陣涼風吹過,劉琦心了主意,咳嗽幾聲,說道:“秋冬風寒,令孤戰慄,且入屋內加衣。”

說完,劉琦快步出堂,轉入側堂。

堂內文士見狀,紛紛呼喊‘使君’。唯有潘浚遲疑少許,跟隨而上。

“使君!”

劉琦見潘浚跟上,略有驚訝說道:“承明?”

“莫非承明亦是勸孤歸降?”

潘浚趨步於後,搖頭說道:“浚不勸使君降曹,亦不勸使君出戰。而願為使君,言明利弊。”

見自家主上如此,往昔也待自己厚恩。潘浚也不想劉琦不知局勢變化,最終弄得不明不白。

“哦!”

劉琦尋了偏屋而坐,說道:“請承明細言?”

潘浚坐在榻上,問道:“使君可有稱王稱霸之念?”

劉琦面露茫然,遲疑答道:“並無稱霸之念,僅有自保州郡,以安民生。今與曹戰之,乃形勢所逼,非我願爾!”

劉琦走到今天也是稀裡糊塗,感覺就像一支無形的手把他推到揚州牧的位置,進而又與曹操對抗上。

潘峻沉吟少許,說道:“使君既無行稱霸之念,為何不降曹操?”

劉琦沉思良久,說道:“荊州乃我君之基業,今被劉琮獻於曹操,心中甚是不忿,欲奪回荊楚基業,以告先君之靈。且劉豫州因我之故,困守夏口,若不救之,心甚不安。”

潘浚為劉琦分析,說道:“使君降曹,可得人臣之榮,位可有侯爵。然基業會失,失義於豫州。若與曹操戰之,勝則進取荊州,復先君之業;敗則受亡屈辱,恐遭囚禁。且使君且思,今戰之後,公與豫州何去何從?”

潘俊言語雖短,但說得透徹。不僅將降曹能得到什麼說了出來,也將劉琦勝利後,可能會與劉備爆發的矛盾點了出來。

劉琦微微皺眉,說道:“孤與豫州何去何從,是為何意?”

潘浚進一步解釋,說道:“曹操為虎狼,豫州亦是虎狼。昔豫州借使君之勢,坐大疆土。但因劉車騎之故,不敢進噬使君。今若得勝曹操,敢問豫州是否會藉機進吞吳楚。”

劉琦抓著鬍鬚,糾結說道:“我與豫州親如叔侄,又與雲長結有親家,安會進吞吳楚?且昔日之時,我與豫州有約,待我取荊州之時,揚州將讓與他。”

潘浚微微張大嘴巴,他怎麼也沒想到劉琦曾經與劉備弄過這種盟約。

出於為劉琦考慮,潘浚依舊說道:“得隴望蜀,人心不足,實乃天性。豫州、曹公皆求助於使君,使君歸曹,則天下一統;使君助豫州,則後事難知。”

“浚受使君大恩,故以言明利弊。今望使君早日思量定奪,思慮其中利弊,早定大計,以免誤事。”

他與王粲、霍峻相同,也收到了師傅宋忠的書信。但他屬於是典型的漢代士人,吃誰的飯,替誰考慮。心雖意動曹操,但他卻也不願賣了劉琦,還是想為劉琦分析一番,讓他自我決定。

劉琦點頭說道:“孤當深思也!”

今天無了

(本章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有一百種方式弄死書記

筆下槐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