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18章議兵破曹,季漢大司馬,周府,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曹操安敢用之?”
“故曹操帳下兵馬最多不過十五萬,兵源雜糅,難以御之,人心各異,不足為懼。”
霍峻已經站起來,在堂內踱步,說道:“又觀江淮十萬兵馬,仍是詐稱,其不過乃泰山諸寇之兵。遣一偏將出鎮濡須口,及那昌豨帳下之兵,足可御之。”
“而觀我軍,江左兵馬可有六七萬之眾,荊南兵馬三、四萬,交州兵馬又有近萬人。使君安撫荊交郡縣,合江左兵馬,可有十萬之眾。以十萬之眾,安不及十一萬之眾?”
說著,霍峻扶劍怒視張昭、陸績等江左士人,說道:“不知兵者,怎敢議兵。輕勸使君歸降,險誤國事,你等知罪否?”
對於文人士子而言,他們不知兵馬,也少知軍事地理。張昭那種能知道長江之險已是不容易,別指望他們說出什麼東西。因而對付他們最好的武器,即用人數對比,去告訴他們別虛。
伴隨著霍峻的責問,眾士人紛紛低著頭,噤若蟬寒。
顧不上眾人,霍峻拱手說道:“請使君入側堂,峻密呈破曹之略!”
“好!”
有諸葛亮的鋪墊,又有了霍峻雙方簡略的實力對比分析,劉琦安下了心,說道:“仲邈隨孤入堂!”
劉琦走後,文聘、馮習等武將起步而上,圍簇著霍峻說話。
文聘跨劍而立,拱手說道:“曹操橫行天下,群寇皆除,兵臨江漢,威震海內。今下唯吳楚不納,望北府施以韜略,破賊於江漢,以復先君之大業。”
霍峻回禮而答,說道:“請諸位放心,先君開業已有二世,怎能讓曹操所奪。曹操至我楚地,不識楚地地理,必被我軍所敗。今戰事將起,諸位可速回營備戰,以待揚州號令。”
“諾!”
說完,霍峻趨步入側堂,路中與諸葛亮眼色互通示意,讓諸葛亮做好準備。
側堂內,劉琦已命人擺設好茶水,以待霍峻。
劉琦端坐榻上,神情溫和問道:“仲邈有何破曹之策?”
霍峻跪坐在劉琦對案,說道:“今兩兵未戰,難言詳細破曹之法。然兩國未戰,卻有廟算軍略呈上。”
劉琦奉茶於霍峻,抬手說道:“請言!”
“諾!”
霍峻將茶盞放在案上,說道:“荊楚,先君之所有,使君為正統。得益於先君之舊德,人心多向使君。而曹操暴虐,素無德政,得之而難附,此使君之勝曹操也;曹操帳下兵馬雖眾,然多鞍馬之士,舍用舟舸,以迎我軍之長,與吳、楚爭衡,乃我軍二勝曹操。”
“江漢之地,我楚將所居之鄉,曹操舉兵入之,不識山水地理,此我軍三勝曹操;及入冬寒,江陵輜重被焚,曹操遠離中土,馬無藁草,兵無糧輜,兵糧千里轉運,此我軍四勝曹操。”
“且吳楚水鄉,疫病多生,北人不識水土,屈居泥澤,必有瘟疫,此我軍五勝曹操;曹操從徵袁紹起,無歲不徵,無年不戰,將校已疲,軍士心懈,我軍以逸待勞,驅水為兵,此我軍六勝曹操。”
霍峻挺直腰背,侃侃而談,盡顯從容之色。
“使君繼先君之餘恩,豫州奉天子之詔命,二公合一,發吳楚之兵,驅舟為馬,當蕩平曹賊,為漢室除害。有此六勝,曹操進軍乃是赴江送死爾!”
“望使君勿疑!”
別看二劉下江東不久,根基不牢,容易被曹操動搖。但反觀荊楚,得益於劉表,劉琦在荊楚的根基深厚多了。
劉琦信心大振,問道:“於水上可破曹操,但上岸如何能破?”
霍峻沉吟少許,說道:“豫州尤善陸戰,帳下兵馬精良,他與曹操交手多次。故而陸戰之時,可賴峻與豫州帳下之兵馬。”
“及江北、荊南如何安排,仲邈可有方略?”劉琦問道。
“使君行至豫章,遣使入荊南,以招撫諸位荊交郡守,讓其請兵出糧。”霍峻說道:“至於江北,如讓諸葛軍師及糜子方,率初附吳人將校,將老弱六千人至濡須口即可。又有昌豨帳下數千兵馬,合約萬餘人,可保江北安穩。”
說著,霍峻拱手請命,說道:“峻請江東兵卒四萬至夏口,合江夏二萬之眾,勝兵六萬出戰曹操,為使君破曹!”
劉琦果斷答應,大笑說道:“既仲邈廟算在握,有勝曹操之望,琦豈能不準!”
“謝使君厚愛!”
劉琦扶起霍峻,斟酌說道:“仲邈既有兵略,當能知曉此戰之後形勢。先君已逝,琦恐豫州有生謀取荊楚之心。仲邈以為如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