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19章鱗甲歸劉,季漢大司馬,周府,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成都令,成都風紀大清。”
“西陲羌人叛,李嚴請兵出討,三月平亂,斬俘數千人,劉璋為之大喜。然李嚴其人,苟利其身,性自矜高,旁人難近。今士元軍師之意,或許當是勸降李嚴,讓其為我軍詐開江州城門。”
“正是!”
龐統自信地從榻上起身,說道:“統為南郡從事時,李嚴少為郡職吏,城府深沉,多為己而謀利。鄉里為嚴諺曰:‘難可狎,李鱗甲。’鄉人之語,深可為信。”
說著,龐統於帳中踱步,笑道:“都督治南郡,與統有議李嚴。金口之戰前夕,時曹操南下,李嚴不降曹,而降劉璋。統不得其解,都督謂言:‘寧為雞頭,不做鳳尾。’。李嚴降曹,難得重用;歸降劉璋,可為心腹。”
李嚴利益燻心之徒,以他的才能不可能看不出劉璋的無能,但是為什麼投降劉璋?
實際上如霍峻所言,寧為雞頭,不做鳳尾。那時投曹的人太多了,連張松都不入曹操之眼,更不用說李嚴這小小的縣令了。
投降劉璋,反而能讓劉璋大喜,作為牌子立起來。如果劉璋這艘船要翻,李嚴憑藉新的身份,又能往上走走。
見龐統如此評價李嚴,關羽手撫長鬚,不悅說道:“如此之人,雖有才能,卻為害群之馬。即便為我軍所用,羽亦要上報主公,不可重用。”
法正見關羽如此天真,心中不由暗笑。天下亂世,李嚴這種心機深沉,為己謀利的人,哪個主公手下沒有。如果李嚴真歸降劉備,劉備必然會重用這種人。
他為關羽軍師入蜀,但對關羽並不感冒,若非劉備的緣故,他斷不會為關羽出謀劃策。
當然法正與張飛的關係還不錯,別看張飛毛毛躁躁,反而待人有禮。
龐統向關羽拱手施禮,說道:“君侯,統與李嚴相識,今願為使勸降李嚴,讓其為我軍所用,助君侯破江州。”
“善!”
關羽下榻扶起龐統,說道:“當是勞煩士元了,此行當多加小心。然士元為使,不知有何所求?”
龐統沉吟少許,說道:“請君侯許封李嚴官職,以安其心。”
關羽望了眼身後的符節,猶豫問道:“許李嚴任裨將軍,關內侯,何如?”
龐統搖頭否決,說道:“官小,不足以誘其心;官大,不足以信。”
“士元為使,以為當許何爵?”關羽問道。
龐統毫不猶豫,說道:“拜雜號將軍,兼任蜀地太守,加封都亭侯。”
關羽有些不情願,說道:“興霸隨主公征討四方,立有功勳,尚且是如此官職。李嚴奸詐之人,安能任此職乎?”
“得破江州,值得此官爵!”
龐統向關羽行禮,說道:“主公委假節與君侯,又託取蜀之重任。望君侯深思,萬不壞主公之大業。”
見龐統以大業為勸,關羽嘆息說道:“既是如此,則從士元之語。”
“君侯英明!”
“小心為上!”
“諾!”
走出大帳的龐統,深吐了口氣。關羽剛直,規勸這種事需從劉備的角度出發,讓他理解同意。
——
蜀軍營壘,李嚴大帳。
侍從趨步入帳,拱手說道:“將軍,帳外有將軍友人求見。”
“友人?”
卻見三旬有餘的將校放下放下書卷,微抬起腦袋,露出那張臉。面容方正有威,雙頰削瘦,鬍鬚柔順,露出威嚴之氣。然在威嚴之下,雙眼似乎卻暗藏著狡詐之感,讓人難以揣測其心。
蹙眉思量,李嚴問道:“可有言姓名?”
“那人自稱龐士元,曾與將軍共事過。”
“龐統?”
李嚴微眯眼睛,思慮許久,忽然露出飽含深意的笑容,說道:“請他入寨。”
“諾!”
少頃,龐統在侍從的指路下將至大帳,然此時李嚴卻出帳相迎龐統。
李嚴握著龐統的手,笑道:“江陵一別,已有數載。戰事紛擾,不成想還能與士元兄相見。”
“時光荏苒,故人再見,甚是不易!”龐統感慨說道。
“請!”
“請!”
入帳,李嚴招呼侍從上酒端菜,說道:“于軍營之中,菜餚不豐,望君見諒。”
“酒食乃身外之物。”龐統笑道:“能見故人,統心願已達。”
“哈哈!”
李嚴為龐統倒酒,笑道:“嚴聞士元於大司馬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