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14章撰書聚兵,季漢大司馬,周府,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黑了許多的魯肅,身襲勁服,趨步入堂。
見到魯肅,霍峻下榻歡迎,握著手臂,熱情說道:“許久不見子敬,愈發英氣。君於交州所為,峻多耳聞。今交嶺能安,多賴子敬爾!”
“都督謬讚!”
魯肅露出白牙,笑道:“都督兵破合肥,席捲江淮,名聲響徹寰宇,肅交州多有耳聞。”
握著魯肅的手,霍峻邀其上榻,問道:“峻聞主公書信言,子敬率兵剛從交州出發不久,今怎如此快至合肥?若知子敬至,峻必命人迎接,設宴款待子敬。”
“都督客氣了!”
魯肅笑了笑,說道:“肅聞曹操兵歸許昌,恐其南下合肥。故舍兵卒先行,速至合肥,以助都督禦敵。”
“峻得子敬輔助,江淮必是無憂也!”霍峻笑道。
“肅聽候都督調遣。”
魯肅拱手問道:“敢問都督,今曹操動作如何?欲從何處進軍?”
“子敬可有高見?”霍峻問道。
魯肅沉吟少許,說道:“不敢言有高見,僅是肅以為曹操得勝關中,本因回兵中原休整,但卻南至合肥,如此疲憊軍士,我軍固守城郭,當可退曹操也!”
“不知都督之見如何?”
“子敬所言,峻以為然也。曹操去歲南征,又轉平西事,將士疲憊,非征戰之機。今曹操南至壽春,或無南征合肥之意。”霍峻說道。
曹操從去年南征,軍士輾轉千里,又與馬超惡戰一場。雖得勝回朝,但軍士多疲憊。如果曹操率疲軍南征,以他的軍事知識,必然知道難以成功。
故讓霍峻不得不懷疑曹操南下淮河,無心南征,而是欲打場政治戰。畢竟按照霍峻僅有的歷史知識,曹操稱公似乎就在這幾年。
“都督何出此言?”魯肅面露好奇,問道。
霍峻神色淡定,說道:“軍報且在路上,彼時便能知曹操意欲何為。”
“都督!”
說話間,蔣濟攜書信入堂,說道:“壽春來報,曹操率兗、豫兵馬南巡淮河,又招青徐諸將率兵至壽春,曹丕、荀彧、馬超于軍中隨行左右。”
頓了頓,蔣濟強調說道:“曹操留中軍於許昌休整,且驛差得知曹操欲進位稱公。”
見霍峻在閱讀自己整理的情報,蔣濟說道:“或如都督所言,曹操應無南征之意,今時南下應為鞏固淮河軍事,得讚美名,為進位公爵而作準備。”
魯肅將前後事件串聯起來,分析說道:“曹操欲以平關中之功,進位爵國公。而都督卻兵破合肥,令曹操有失顏面。今曹操南下江淮,當是欲建小功,為進爵國公而揚威名。”
說著,魯肅讚歎不已,說道:“都督妙算也!但卻不知都督欲如何對之?”
霍峻於堂內踱步,笑道:“曹操欲揚威名,峻豈能不助,命鍾離、淮陵、淮陰等城守軍南撤,收縮兵力至射陽、六安、合肥三城,不與曹操戰之。”
“都督這是為何?”蔣濟問道。
霍峻見蔣濟不能理解,解釋說道:“鍾離、淮陵、淮陰等城臨近淮河,遠離江東,利敵而不利我。曹操知道合肥、六安難克,欲建功績之下,必圍我軍淮南外城。”
“今我軍兵力唯有五萬餘眾,分守江淮數百里地,兵少而城眾,難以一一固守。何不如撤出外圍城郭,退守江淮險要。若曹操欲伐合肥,時以重兵分守六安、合肥,足以據敵於芍陂。”
之前霍峻派四部分取江淮諸地,名為取地,實為遷民於江北。經過幾個月遷民活動,捲了數萬百姓到江北屯駐。
讓軍士駐紮在外圍城池,多為警戒前哨以及充當緩衝區。如今曹操南下,外圍城池屬於雞肋。畢竟這些城池荒廢,寡有百姓,能放棄就放棄,還不如集中兵力到重要的地區防守,沒必要與曹操死磕外圍防線。
如果死磕外圍防線,將會分散為數不多的兵力,容易被曹操逐一擊破。即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
曹操拿到這些外圍城池後,取得了小功績,大體會心滿意足。如果繼續南征合肥,將會遇上真正的硬骨頭,不勝而撤屬於是必然之事。
“都督英明!”蔣濟稱道。
待蔣濟退下佈置任務後,魯肅開口問道:“都督,肅既輔佐都督,不知都督有何要事交予在下。”
霍峻沉吟半響,說道:“子敬來得及時,江淮遼闊,峻難以分身並治。廣陵位於江淮以東,臨近海濱,田畝肥沃,邗溝過郡。今主公派劉基出任太守,興建縣鄉,招募流民,恢復生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