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10章潑墨失箸,季漢大司馬,周府,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春爾。戰事不利,張、李二將可撤,奈何據守不退,中霍峻合圍分取之計。”

“丞相,荀令君聞壽春戰事緊急,徵發新卒萬人,趕赴壽春,以穩江淮。”司馬懿說道。

曹操五味雜陳,說道:“文若調配有方,審時度勢。中原穩固,離不開他。”

曹操心中又嘆了口氣,荀彧有王佐之才,然荀彧與他的政治理念始終有衝突。希望這次稱公,荀彧別反對自己,要不然……

緩了緩,曹操問道:“今江淮局勢如何?霍峻有何動作?”

“啟稟丞相,據壽春來報,霍峻兵馬四出,廬江、九江、廣陵三郡失陷,徐淮震動。據報霍峻正在聚攏淮民,興建縣鄉,其志不可小覷。”司馬懿說道。

曹操冷笑一聲,說道:“淮南凋敝,民眾早就四散而逃。霍峻所得淮南郡縣,多是荒廢之地。興建縣鄉,又談何容易?”

話是這麼說,曹操心中對霍峻卻是愈發忌憚起來。他不怕只會打仗的將帥,就怕霍峻這種文武齊全的將帥。

霍峻在江淮的那些動作,他豈能不知?

無非是因淮南凋敝,糧草從江東轉運極為不便,途中又無百姓可以徵調運糧,未來北進壽春,必定是無法持久作戰。

今分取淮民,便是為長久方略著想,可見霍峻所圖甚大。自己若不回軍,整頓淮河防線,江淮必然糜爛。

揉了揉發脹的腦袋,曹操問道:“河間叛亂如何?”

楊修小心翼翼地答道:“田銀、蘇伯於河間作亂,幽、冀扇動,五官中郎將派軍平叛。今不知戰果何如?”

曹操自起家以來,幾乎無歲不徵。即便是兵敗金口後,也僅是簡單休整,便在那四處征伐。

富庶如河北之地,百姓也因此而貧瘠,田銀、蘇伯掀起叛亂,亦屬正常。

河北民變,淮南糜爛,曹操已失去了與眾人吃席的興致。

忍著頭風疼痛,曹操點名喊道:“曹洪何在?”

“末將在!”

“命你督七軍回師河北,定要將田銀、蘇伯二人斬殺,還河北太平。”

“諾!”曹洪作風果斷,領命出帳。

見曹操動作如此,楊阜急忙出席,說道:“馬超有韓信、黥布之勇,甚得羌、胡人心,西州兵吏多畏。丞相若倉促還軍,馬超必死灰復燃,席捲隴右,時隴上諸郡將非丞相之所有也。”

楊阜,字義山,天水冀縣人,於州郡中素有威名。刺史韋康舉為州從事,參議州中軍事。今韋康派遣楊阜為使者,向曹操通報他們在下辨的戰事。且有向曹操表示臣服,歸降之意。

故楊阜今時不得不慌,他們這群隴右人為了幫助曹操平息馬超叛亂,幾乎是將馬超得罪乾淨。如果讓馬超死灰復燃,必然是兵進隴右,找他們算賬。

曹操雙手下壓,示意楊阜、成公英等人別急,說道:“今馬兒困守陳倉,若欲破城亡軍,怕是耗時甚久。不知諸公可有計策教我?文和、伯傑?”

曹操放棄了破城斬首的念頭,今時他只想儘快平定馬超的掀起的叛亂,好讓他抽身回中原,免得中原震盪。

“丞相,馬超走投無路,率兵困守陳倉,不為求生爾!”

賈詡起身拱手,說道:“丞相何不如遣人勸降馬超,言盡利弊之事,許其富貴。以親情先說馬岱,再以父兄說馬超。丞相不計前嫌,必能將馬超收入帳下。”

“馬超者,虎狼之將,勇略之帥,深得關西人心。馬超若願歸降丞相,則隴右可平,涼土將安!”

忍著頭疼的曹操,提起興致,問道:“文和之言,甚得孤意。然不知誰可入城勸降馬超,為孤解決此虎狼之患。”

成公英斟酌幾許,主動請纓,說道:“啟稟丞相,英與馬超素來有舊,與其帳下文武多有往來。今英願為丞相說服馬超,讓其率軍出城歸降丞相。”

曹操見成公英願為說客,大喜過望,說道:“伯傑若為使者,必能說馬兒來降。不知可有請求,卿但說無妨。”

成公英思量少許,說道:“馬兒好名利,又好爭鬥,不知丞相何以待之?欲賞何官爵與他?”

曹操捋著鬍鬚,沉思說道:“馬兒縱橫西北,擊孤於渭水。今若能降,孤準其統兵征戰,表為益州刺史,振威將軍,都鄉侯。如能不願為孤出戰,封為萬戶侯。且告訴馬兒,他宗族家眷皆在槐裡。”

不是曹操沒想殺馬超的家眷,而是前些日曹操方才擊敗馬超,才得到槐裡,還沒來得及處置。

“丞相英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有一百種方式弄死書記

筆下槐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