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12章巴蜀震動,季漢大司馬,周府,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河陽國志·魏先主志》:“建安十七年,先主降馬超、韓孚,關中歸附。然都督霍峻破合肥,斬張遼,江淮震盪,先主遂以夏侯淵督關中,率師東歸。”
“時帝遣關羽、張飛伐蜀急。賈詡諫先主,曰:‘巴蜀者,楚之上游,若得巴蜀,吳楚可望;若失巴蜀,南人不可制。’先主納詡言,遣使復通劉璋。璋悅之,請解益州兵困。先主然也。”
《漢紀·霍大司馬世家》:“延熙十年,中書監臣弋上疏曰:‘冀、遼自中漢末以來,屢興割據,忠奸難辨,士庶不安,臣弋聞蓋棺方定論,故請纂修國志,明其實以正視聽。’高宗準之,乃命著作郎司馬昭等修《河陽國志》,歷五年成書。……高宗觀昭所著國志,見偽魏主傳諸文字多有詭譎,不悅,謂中書監臣弋曰:‘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遂令有司收監議罪。”
“司馬昭受拘,於有司議罪,其子郎中司馬炎上《陳情表》曰:‘伏唯聖朝以忠孝信立天下,昔臣祖從賊,蓋謂愚也,然愚忠者,不謂忠乎?今臣父直筆,亦謂愚也,然愚信者,不謂信乎?’帝震怒,欲罪之,中書監臣弋謂不可,曰‘愚忠者,懿也,愚信者,昭也,愚孝者,炎也,司馬一門雖從賊之餘,然忠孝信者雖愚亦不可罪也。’又奏請以陳壽重注國志,高宗遂納之。”
(本章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