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32章禁呼霍督,季漢大司馬,周府,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長安,州府。

“魏公,此乃杜護軍所呈漢中佈防圖。子廉將軍與孟起將軍修造器械,圍攻沔陽城;徵西將軍渡過漢水,佔據漢南險要。”

楊修將杜襲繪製的佈防圖,遞到曹操的案几前,說道:“徵西將軍言張郃中陸遜之策,被敵決水擊之,前鋒精銳折損殆盡,是否下令責罰?”

曹操攤開案几上的輿圖,說道:“此非張郃之罪,陸遜多謀狡詐,其以儒生示人,張郃輕敵兵敗,亦是情有可原。且勝敗乃兵家常事,豈能因一次兵敗,便下獄責罰,如此豈不寒軍士之心?”

“諾!”

說著,曹操仔細瀏覽漢中佈防輿圖,感慨說道:“陸遜果非凡人,能擇沔陽、成固二城固守,東西呼應,掐住糧道要害。時敵寇兵入漢南,將利敵不利我也!”

“吳楚多俊傑!”

“劉備倒是選了個好女婿啊!”

司馬懿建議說道:“魏公,陸遜固守沔陽,多欲固守待援,今若都能斷絕援軍。不料多時,沔陽人心渙散,便可歸由我軍之所有。”

曹操捋著鬍鬚,說道:“觀妙才軍寨佈置,便如卿之所言,欲阻敵軍北援漢中。就不知劉備以誰為將,北援漢中?”

楊修答道:“啟稟魏公,據漢中來報,劉備命甘寧率軍北援,徵西將軍遣儁乂將軍率兵南御,今甘寧受阻於米倉山道間。”

“甘寧?”

曹操沉吟少許,說道:“甘興霸悍勇敢戰,非以大將見長。今劉備遣甘寧北上,可見為取蜀地,其軍中已無大將可用!”

曹操與劉璋仍保持音訊互通,對於巴蜀內部的戰事有所耳聞。知道劉備又遣諸葛亮、趙雲入蜀,與關、張二將,兵分三路,直取成都。

頓了頓,多疑的曹操問道:“霍峻今時何在?”

“據江淮所報,霍峻似乎歸武漢養病。且據襄樊戰報,霍峻隨劉備親臨江北,聚江漢之兵,以御子孝將軍。”楊修彙報道。

“督戰公安?”

曹操思量其中是否有假。

斟酌幾許,楊修說道:“劉備盡發大軍奪蜀,江漢空虛,因恐武漢不保,故留霍峻督戰江漢。”

劉備與霍峻碰過頭,為了讓曹操對漢中戰場做出錯誤的判斷,劉備對外揚言霍峻隨他督戰江北。霍峻則是不在江漢戰場,西入巴蜀,藏於甘寧之後。

霍峻在江漢戰場,甘寧北援漢中,如此佈置並沒多大問題。

首先,霍峻是楚人,公安城便是由他親自督建;其次,吳楚機動兵馬西入,江漢多是空虛,劉備為穩妥起見,讓霍峻隨他督戰江漢亦是正常之事;最後,霍峻常年以來依託水軍作戰,不識巴蜀地理。

反觀甘寧,熟知巴地地理的將領,劉備帳下除了張飛,便只有甘寧。張飛取成都,甘寧北援漢中,似乎合理的很!

曹操捋著鬍鬚,說道:“讓子孝多加小心,以免中敵奸計。”

“諾!”

孫權擠到曹操的案前,說道:“魏公,徵西將軍性情剛烈,甘寧恐會使計誘其出戰,以敗我軍,進謀漢南,此不可不備。”

曹操端著茶盞,斟酌許久,說道:“仲謀所言有理,今漢中之勢在我不在敵,妙才用兵當以穩保漢南為上。待沔陽城破,漢中自為我軍之所為。”

說著,曹操放下茶盞,說道:“孤寫書信與妙才,好生叮囑一番。”

提起筆,曹操於巾帛上寫信,叮囑夏侯淵守住漢南就行,不必急於出戰。

“將此信快馬送至漢中!”

“諾!”

曹操擱筆於案,問道:“今兵糧、器械調配情況如何?”

“啟稟魏公,已盡數徵發河東輜重,河南糧草也從大河西入關中,先於陳倉囤積。後走陳倉道匯入祁山道,沿漢水東行,運入漢中。”

楊修遲疑半響,又說道:“僅是韋刺史身體不爽,難以理事,需另選賢才出任刺史之位。”

曹操思慮半響,說道:“自董卓之亂後,西北不復中原之所有。孤雖將關中、隴右二地納入中國,但西北數郡及西域之地,仍有逆賊割據,涼州難稱涼州之名。”

“今按九州治世,則應將三輔至西域之郡縣劃入雍州,選賢士出任雍州刺史。”

曹操在稱公之後,以尊禹跡為名,將大漢十三州復辟為九州,廢涼州置雍州,省幽、並二州劃入冀州,廢交州重新劃入到荊、益二州中。

曹操之舉名為推崇古制復設九州,實則為了壯大自己的基本盤。他以魏公之名,又兼領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有一百種方式弄死書記

筆下槐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