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26章霍督入蜀,季漢大司馬,周府,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建安十八年,武漢。隆冬將走,初春漸至。
亭落間,霍峻與劉備相對而坐,望著湖畔側玩鬧的小孩,時不時笑憶童年。
望著互相追逐的孩子們,劉備感慨說道:“孤幼年時,父親早亡,唯賴母親撫養。時以織鞋販履為業,生活艱苦,幸得族人救濟。”
說著,劉備手指著院落裡的桑樹,說道:“孤至今猶記家舍東南角籬側有桑樹,高五丈有餘,遙望過去,恍如小車之華蓋。孤彼時曾笑言,‘吾必當乘此羽葆蓋車’。彼時叔父子敬,讓孤慎言,以免有滅族之禍。”
在霍峻的目光中,劉備神情低落下去,說道:“今族人不因此語而亡,卻因兵亂而身死。今富貴之時,族人離散,孤常以此為恨。”
曹操有族人相助,劉備又豈能沒有?
在劉備幼年貧困,得幸叔父、族親幫襯,方能隨盧植習讀。去過首都洛陽,也因此結識一眾上流人物。
在起兵征戰後,同族劉氏也有不少人隨他征戰。然而劉備在中原的經歷過於顛沛,過於流離,以至於同族劉氏子弟,全部沒於戰場之中。
霍峻斟酌一二,說道:“天下大亂,雄豪並起,曹操起兵於河南,運籌謀略,馳騁中國。以申、商之法術治國,挾天子以令諸侯,於非常之時,行非常之法,蓋乎河北之袁紹,亦不能及也!”
“然周易曰:‘日中則昃,月盈則食。’此天下不變之理。曹操以申、商之法治國,挾天子令諸侯,終將自食惡果。”
“時主公興業於江南,籠絡人心,縱橫八荒。以誠善待下,申奉天靖難之大義,興修甲兵,終有破曹,復漢之日。及復土之際,主公重歸涿郡,得見族鄉,不亦樂乎!”
劉備笑著搖頭,說道:“中國地大物博,俊傑地靈,欲興漢,怕是前路困難艱辛爾!”
霍峻暗自嘆了口氣,歷史上南北對峙多是北朝統南朝,除非北朝混亂,否則以南圖北真就難如登天。
即便北朝混亂,但固守那幾處堅城,便能遏制住南朝的攻勢。葛公治軍能力一流水平,但最終被司馬懿耗死在五丈原。
或是劉循若是真刀真槍與關羽作戰,怕是三個月都堅持不了。但憑藉著江州堅城,硬是抗住了關、張二將長達十月的圍攻。若非李嚴叛變,關、張二人還不知要圍多久。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今主公專注於西,西事若成,則君上基業成矣!”霍峻說道。
“善!”
劉備讚許地點了點頭,說道:“孤即開國立基,不知君欲為何職?”
霍峻俯首而拜,沉聲說道:“但願君上威德加於四海,峻得效微薄之功,垂功名於竹帛爾!”
“哈哈!”
劉備大笑幾聲,扶起霍峻,對左右說道:“今後稱霍君,尊稱霍督。除霍督外,無人可受此名。”
“諾!”
論帳下文武之中,劉備最欣賞的人是誰?
非霍峻莫屬了!
十年前,曹操基本已有天下半數之地,連那西北馬騰、韓遂都暗服於曹操。
而那時的他流落到南方,兵馬僅數千人,將不過關、張、趙等將。在博望之戰後,這位二十歲出頭的霍峻以超出時代的眼光,提出南北分立的戰略。
至今想來,何其的驚人!
當然提出歸提出,實現又是一回事。
但從今日來看,霍峻助他下江東,取丹陽為基;又在曹操舉中國之眾,南下江漢之時,力挽狂瀾,大破中原之眾於金口;劉琦病逝前後,霍峻力推他繼位荊州。
今時他距離南北分治的目標,僅差最後幾步,這如何不讓人唏噓!
以上這些功績,有些不能明示,但凡能明示的功績,他都儘可能給予霍峻豐厚的待遇。故從實際掌權地位而言,霍峻位居眾將之上,在他之下。
當然不僅於此,霍峻知進退,不卑不亢,少有驕縱。這讓作為君主的他省心不少,也不用過分地去猜忌霍峻。
君臣和睦間,侍從手捧著巾帛,在走廊上快步而行。
“主公,漢中、公安加急軍報。”
劉備微微蹙眉,伸手接過巾帛,攤開瀏覽。
在劉備瀏覽間,霍峻謹遵君臣之禮,低著頭喝茶。
劉備放下巾帛,說道:“仲邈,據伯言來報,夏侯淵已從隴西起兵,走祁山道,取漢中;義封來報,曹仁從襄陽出兵,今已至公安城下,欲破公安,以兵進江陵。”
頓了頓,劉備憂慮說道:“果不出孔明所料,曹操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