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73章 煬帝南征,季漢大司馬,周府,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好!”

劉備的去世,對曹丕來說屬實是個解脫。上次劉備興兵直逼長安,加之東西兩端戰火四起,把他嚇得不輕。

殿中群臣面面相覷,不知道該怎麼回覆曹丕。

“嗯!”

曹丕從去前年籌備南征,遲遲未興兵南下,除了新建舟舸外,還有忌憚劉備、霍峻二人。今劉備去世,曹魏不僅去掉一個心腹之患。亦如曹丕所言,劉禪年幼,權臣當道,非是什麼好兆頭。

“稟陛下,虎牙將軍鮮于輔、護烏丸校尉田豫舊與劉備友善,今田豫固守邊疆,陛下不如擇鮮于輔南下,令其持節,申三好之恩,開示門戶,以分南北二朝。”衛臻說道。

,!

“隴右蕩平之後,陛下觀敵形勢佈置,或可取巴蜀,或可下江淮。今先難而後易,非是用兵之上策。”

繼而,曹丕拉著孫權同坐,笑道:“仲謀,今主幼臣壯,可南征水賊否?”

初時曹丕與孫權見面,因孫瓔之故多有不好意思。今隨著時間的推移,曹丕則也是坦蕩以對。

衛臻斟酌幾許,說道:“今劉備去世,陛下不如遣使南下,外言欲與水賊和睦,劃分邊界,兩家互好,以怠水賊之心。實則探水賊朝中虛實,如賊中計,陛下秋時南征,或可速下外城,暢通無阻而至長江。”

“謝陛下聖明!”

曹丕踱步微思,說道:“且如辛君之言,秋七月南征。今令中軍及河南諸軍備戰,各地刺史、郡守當以為軍事為重,不得有違詔。”

聽陳群這般言語,曹丕不怒反喜,笑道:“朕欲試卿之膽略、忠信,今見卿如此坦蕩,朕不憂為是大喜!”

相反南征江淮,且不說是否容易攻略。今大軍壓境之下,容易讓南漢上下齊心,南土集結重兵,隔淮作戰,未必不能與曹魏一戰。

見曹丕不納自己所言,劉曄退回人群中,不再發言。

“陛下,時值夏季水漲時節,雨水淋漓,道路泥濘。今舉兵南征江淮,恐遭疫病害兵。”

辛毗拱手道:“臣以為陛下不如秋冬用兵,待淮水下降,結冰封淮之際,繼而南征江淮。時軍士不被潮溼、疫病所害,河水凍結乾涸,正利我中國兵馬用武。”

說著,曹丕語氣一變,沉聲質問道:“亦或是不為劉備猝死而喜?”

“哈哈!”

少許之後,劉曄出列拱手道:“稟陛下,先帝屢次南征,天下十兼有七,是謂威震海內,然南臨江淮亦畏之。劉備雖亡,但霍峻、諸葛亮尚在,水賊國力未損,陛下不宜急圖。”

有了曹丕的宣揚,劉備去世的訊息,幾乎在半日內傳遍洛陽城。相比南土官吏掛白哀悼,魏國官吏卻是彈冠相慶,紛紛上疏慶賀曹丕。

曹丕滿意地點了點頭,說道:“朕與仲謀有姻親,朕出征之後,洛陽當多由仲謀主持,為大軍都護糧道。”

孫權整理衣冠,問道:“不知陛下欲如何進軍?”

“哈哈!”

“善!”

見曹丕志向這般遠大,孫權遲疑少許,說道:“陛下,今劉備病逝,南土短期難以用兵。陛下何不如行先易而後難之事,先取隴右,擒斬馬逆,既壯聲威,亦實國力。”

曹丕沉吟踱步,問道:“公振之言甚有道理,然今當遣何人南下?”

曹丕踱著步,笑著吩咐左右,說道:“劉備去世,是為我大魏之喜。今為慶賀劉備去世,朕於殿中設宴,與朝中諸卿同樂。”

“稟陛下,臣有一淺薄之見,不知可言否?”衛臻拱手說道。

“劉備病逝,南土上下失序。今不趁敵國亂之際南征,豈能西征隴右而令賊穩固朝綱。江淮凡能蕩平,則可遏賊北進之勢。隴右之土,豈不旦夕可平?”

曹丕瞄了眼孫權,雖好奇為何孫權與劉曄的計策相同,但為了堅定自己的態度,說道:“當下不伐,莫欲留水賊與後人?今不趁亂取江淮,待水賊人心安穩,則江淮難取!”

漢時盛行徵辟制,即產生獨特的兩元君主制。昔劉備徵辟陳群為主簿,按照儒家及道德而言,實際上劉備則是陳群的君上。故而對陳群的道德而言,其既要輔佐劉備,亦要上報皇帝之恩。

“獨樂樂不如眾樂樂!”

陳群卻不畏懼,起身拱手而拜,說道:“稟陛下,臣他日侍劉玄德,猶今日之事陛下。如臣不幸被水賊所擒,而復罵陛下,可乎?”

曹丕思慮再三,說道:“且如公振之語,使虎牙將軍鮮于輔持節南下,招撫水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有一百種方式弄死書記

筆下槐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