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68章 互相謙讓,季漢大司馬,周府,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請陛下言之!”

霍峻當即舉薦諸葛亮,說道:“稟陛下,丞相法紀嚴明,善於理政,兼有軍略。臣如在外征戰,孔明則能在內輔政,何愁漢室不興!”

劉禪為盡孝道,親侍湯藥於榻側。

聊了半天,劉備並將徐庶將為輔政大臣的事告訴霍峻。之後霍峻見劉備疲憊,則告退出殿。

“陛下,霍督已至宮外!”

“當擇孔明!”霍峻再次舉薦道。

呆滯少許,霍峻來不及多想,當即拜倒榻側,說道:“臣受陛下知遇之恩,豈敢違背高祖之言,行亂國之事。昔文王以武王託付姜尚,臣不才願為姜尚、伊尹,與孔明、伯言、翼德等卿,輔佐太子,繼興漢室。”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霍督、丞相皆為高潔之士,互相推辭不就。父皇所言惟賢惟德,能服於人之語,非是有假。”劉禪說道。

“諸葛丞相!”

“讓霍督入宮。”

劉備勉強撐起精神,依坐到榻上,說道:“太子且入罘罳之後。”

“君有經天緯地之略,兵略蓋世,寡有人能及。漢之疆土,半數由君所克。君才十倍勝於曹丕,今後如能克復天下。朕已謂太子曰,可封君為藩王,庇護大漢。”劉備說道。

劉禪聰慧,劉備多有所知,且為他而歡喜。但歡喜之餘,劉備卻為劉禪而憂,太過聰明,崇尚權術,則非是件好事。今劉備唯有多加叮囑,以免劉禪未來走上歪道。

“昔世人言,年過五十是為長壽者。朕年過六十有餘,能與諸君復漢,共扶漢室,同討曹氏,雖死亦無恨矣!”

劉備咳嗽幾聲,說道:“今將中道而別,當有勞仲邈、孔明等君,理國討賊,救民於水火。”

見二人推辭不受,皆無心出任主政大臣,這讓劉備多有感嘆。希望在他之後,霍峻、諸葛亮真能如他在世般,不要在他死後發生矛盾。

“諾!”

“諾!”

“孔明舉君任之,而君舉孔明任之!”

劉備雖言語誠懇,霍峻卻不能答應,苦笑說道:“凡理政者,需修身養德,臣品德不佳,安能主政大局?且若北伐,臣長期遠在江淮,難以顧及朝綱,望陛下另擇他人主持!”

少頃,霍峻趨步入宮,拱手而拜,說道:“臣峻拜見陛下,不知陛下御體可有稍復?”

霍峻不知劉備之意,趕忙說道:“太子聰慧,有明君之望,豈能改擇他人。陛下勿要被外人所聽,以免生有風波。”

徐庶至武漢,劉備雖召其入宮,但未言及託孤之事。僅寒暄幾句,讓徐庶陪侍左右。

劉備用巾帕擦了擦藥漬,說道:“近日讀書習學何如?”

是日,劉備身體不佳,招劉禪至黃鵠臺。

“仲邈請起!”

霍峻忍不住落淚,說道:“望陛下保重身體,及大治南土後,率兵北討壽春,繼而再下河南;直搗洛陽,而後復興漢室。”

劉備嘆息道:“父本以為打天下難,而後治天下易。然及治國事以來,深感治天下更難。父不喜讀書,粗治大概。《管子》《商君書》《史記》等,是為上古賢人之書,今欲興復漢事,不可不學。”

“昔高祖言,非劉姓者,不得為王。如有違者,天下共擊之。”

劉備喝了口溫水,舒緩胸腔,說道:“朕聞張公至此,言東宮諸卿嘆太子智量,才學多有增益。張公聞之,亦是為此而嘆。若實如此言,父則無憂。”

劉備捋著斑白的鬍鬚,淡笑道:“今你年少,無商湯、周武之能,唯賴諸君治世北伐。今日之後,當以霍督、丞相為長,以子侄奉之。”

“諾!”

(本章完)

:()季漢大司馬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有一百種方式弄死書記

筆下槐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