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14章 徐淮戰啟,季漢大司馬,周府,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六月,壽春。

今時壽春除了曹休與揚州諸將外,豫州諸將及中軍將士奉曹丕之令已至壽春聽令。而曹休也以鎮南將軍升遷為徵東將軍,都護淮北諸州兵馬。

當下隨著豫州及中軍兵馬到,壽春內外所駐魏兵不下四、五萬人,若是加上青、徐二州兩、三郡兵萬,是時曹魏在淮北可戰兵力是有七萬人。

對付利城叛軍,曹魏無需集結這麼多兵力,今時主要還是為了防備屯兵淮河的霍峻。

南漢因劉備北伐之故,霍峻所在淮南部隊時有五萬人,除去駐守邊境的部隊,可戰者有三萬多人。

今南漢北魏在淮河流域所部署的軍隊,或可看成兩國人口規模的差距。不論南漢如何內部挖潛,終是難以掩蓋人口規模資料少於北方。

曹操在臨終前數年,蓋知南北形勢分明,自南征漢中失利後,採取了防守戰略,在他去世的前七年時間內,不同於南漢的長期北伐,而是致力於恢復生產,與民同休。

雖有水淹七軍的大敗,但損失兵力難言傷筋動骨,且隨著中原承平十幾年,人口繁衍,子嗣再生,曹魏招募兵卒入伍,四方駐守征戰之兵是有三十萬。

南漢縱有巴蜀、荊楚、吳越三地,加上諸葛亮治理,此番北伐能動用十九萬兵馬,已是南漢所能拿出的極限兵力。或許巴蜀能再出兵,但糧道問題限制,以及治理問題,北伐出不了太多兵力。

大堂內,曹休身披魚鱗鐵甲,坐於主將位上,與揚、豫諸將,商論兵勢。

曹休將書信擱到案上,問道:“今陛下來信,准許我軍用武,我欲奉陛下之令,率兵馬東進,或劫抄霍峻後路,或與臧、呂二軍匯合,協力共擊霍峻,不知諸君以為如何?”

賈逵遲疑少許,說道:“今臧、呂二君重圍唐諮,已退悍將高翔。霍峻移兵至淮東,是有救援朐山之意。逵以為當或行圍梁救趙之策,將軍發大軍攻合肥。凡合肥有失,賊江淮則是難保。”

賈逵雖從諫議大夫轉豫州刺史,但非不知兵的文人,而是頗有兵略。他不太想和霍峻硬碰硬,而是想行圍魏救趙之策,逼霍峻放棄救援朐山。

“不然!”

曹休否決賈逵建議,說道:“合肥者,背靠河湖,城高且堅。今舉大兵伐之,恐難以急下。我若為霍峻,聞合肥被圍,必率兵速進,破呂、臧二軍,而後回師戰我。”

曹休雖因宗將而倖進,但卻非無謀之人。合肥可沒那麼容易被打下,一旦他發大軍去取合肥,反而會給霍峻擊敗臧霸、呂虔的機會。

頓了頓,曹休語氣加重,說道:“今霍峻之所以不敢進,在於己兵少,呂、臧二軍在北,而我軍在西,有合擊而兵敗之危。我軍當趁其移兵北上之機,斷其後,合臧、呂二軍,夾擊霍峻所部,以建大功。”

曹休兵略雖是出眾,但其性情剛烈,太渴望建立功名。自他繼任以來,就渴望集合眾兵,與霍峻野戰取勝,從而奪取江淮諸郡,飲馬長江。

滿寵皺起眉頭,說道:“將軍,劉備起兵伐關隴,形勢難言利我。不如嚴邊城,以待敵至。別遣豫州兵下弋陽,趁水賊北伐在外之際,襲破江夏,以威敵都,令賊兵返。”

“今淮東人跡稀少,泥澤眾多,蘆林叢生,如舉大軍東進,恐難獲賊軍蹤跡。且霍峻熟識江淮水鄉,臨海濱,兵少而精,今與之戰,難有大勝之望。”

淮東在霍峻數次襲擾下,本就稀少的人口,則愈發得少。曹休此番出兵,必然要經無人區。在滿寵看來,今不如不找霍峻主力作戰,而是嚴守邊城,等候霍峻出動上門。

同時為了逼霍峻回師,滿寵建議從汝南出兵,趁著劉備大軍北伐,江夏空虛無人之際,率兵攻略郡縣,從而驚嚇江南的武漢,讓霍峻率兵回防國都。

曹休見豫州諸將反對,語氣強硬,說道:“今唐諮兵叛,危及彭宋之地。今若逐路重兵自為守,勢分而力弱,遇敵則不支。如遣兵馬向他出,置青、徐二軍於何地?”

“霍峻雖兵略過人,然其眾不過兩、三萬人。其用兵至今,多勝而少敗,料之以為其心驕也。若合諸軍並出一道,鼓行而前,徐徐而圖進,乘賊驕縱,破之必矣。”

相較賈逵、滿寵二人,曹休無疑是主戰派,他實在不能理解主將為什麼這麼怕霍峻。

霍峻提軍深入徐淮,一旦讓他找到主力,與諸軍合力破之,不就能贏嗎?

今時不出戰,莫非要等霍峻北上擊敗臧霸、呂虔二人,救出唐諮,讓其舉眾兵圍下邳不成乎?

見曹休執意要戰,賈逵多有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有一百種方式弄死書記

筆下槐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