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09章 為將當有怯時,季漢大司馬,周府,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五月,陰雨連綿半月的淮南,縱迎來了晴天。

八公山上,霍峻與左右眾將登臺,再觀壽春城。

相比三月之時,今因陰雨連綿,以及霍峻決肥水灌壽春之故,壽春城外已被水澤所圍。為了嚴密封鎖壽春,採用霍範的計策,用鐵鎖連船,以為屯兵營壘,而後駐兵於船上。

霍峻眯著眼睛,眺望被湖澤所包圍的壽春,問道:“肥水灌城一月有餘,不知今城中狀況何如?”

“稟都督,據昨夜漁夫暗傳書信所言,壽春城中被積水所困,百姓多腹疾,手足腫大,死病者繁多。徐晃率兵民圍堵水道,然收效甚微。”

蔣濟拱了拱手,說道:“今城中士氣低沉,多有言降漢者。徐晃連斬十餘人,方止眾人降漢之語。”

霍峻笑了笑,說道:“徐晃能止降漢之語,卻軍民降漢之心不能止。以城中形勢觀之,壽春不日將歸為我大漢之所有!”

話音稍落,侍從順山道而來,語氣加急,說道:“稟大司馬,據斥候來報言,荊宛兵馬異動,司馬懿似有南下救援壽春之念!”

“都督,我軍圍困壽春多時,今城中士氣渙散,為免夜長夢多,不如尋機破城。”高翔說道。

霍峻未怪罪高翔,而是笑了笑,淡然說道:“為將者,當有怯時,不可擅兵專勇,一意孤行。今我之所以不破壽春,而是憂大軍四面攻城,帳下將士死傷甚多。今為破將破之城,何需空費將士性命,以圍城之法,足以破其城!”

霍峻沉吟少許,說道:“讓葛相盤算下府庫兵糧,看能否從巴蜀中抽調與隴右。馬超如能在關西有所作為,壽春必被我所有!”

黃崇遲疑少許,反問道:“昔孫子亦有言,其用戰也勝,久則鈍兵挫銳,攻城則力屈,久暴師則國用不足。夫鈍兵挫銳,屈力殫貨,則諸侯乘其弊而起,雖有智者,不能善其後矣。”

“都督,莫非是畏壽春城堅?”高翔壯起膽子,說道:“今翔願為先登,率本部兵馬破城。”

若鄭成功非要用圍攻的形勢破城,則要佔據南京外圍的險要據點,斷絕外部兵馬支援南京,如可以採用圍城打援之法。

“諾!”

費觀向霍峻拱手,說道:“回大司馬,葛相居京排程,江漢各部空閒可用。如欲令江漢諸軍出兵,當是可行。”

至於大軍出征太久,所消耗的物資輜重太多,僅能說有利有弊,且所幸壽春離江淮近。今時大軍所消糧草,幾乎是從江淮、江東二地供給。

“然也!”

幸霍峻對山水地理、敵我形勢,有異常敏銳的洞察力,在複雜的軍事衝突中,往往能做出較為正確的選擇。

“大軍長屯駐兵,其所耗之糧,多出江淮府庫。且行輪休之制,可令老弱且耕且戰,反哺大軍所耗之糧。”

說著,霍峻提點眾人,說道:“夫兵者詭道,善因事變。徐晃有勇略,其憑險而守,自恃城堅。故雖遭雨圍,未肯束手。今起兵而圍急攻,非萬全之策,不如修繕營壘,以待秋水之後。”

黃崇所問的問題太經典了,在中國古代戰爭中例子也太多了。如何能保證,你所率之兵圍城,能圍下城池,而非被敵寇所解圍。

“二君所言,正合我意!”

“至於馬超,因隴右缺糧,形勢未明等原因,馬超尚未有動兵之念。若我軍能撥錢糧與隴右,馬超必欣然而動。”

黃崇似乎略有所得,向霍峻拱手稱謝,說道:“大司馬答疑之語,當開崇之困頓。”

霍峻笑著看向高翔,問道:“不知豐露以為何如?”

馬超被糧草所困,平時兵馬不出動,尚能自產自足,一旦遠征涼州或關中,馬超則陷入了缺糧狀態。

聽著霍峻深入淺出的言論,眾將各有所思。

霍峻強調說道:“欲下壽春,還需諸君協力!”

在鍾離之戰後,因考慮到壽春未下,不宜大封諸將。為了激勵眾將破城,諸葛亮派費觀出使江淮,以為勞軍之用。當下欲調動江漢兵馬,以及讓馬超出兵,需由武漢方面協調。

“今下之勢,逆魏被我大軍所敗,兵馬死傷慘重,短時之間,不足以用兵。而後我命龐、陸二督封鎖淮水上下,斷絕壽春大道,加以肥水淹城,洞察城中士民之心,足以知壽春必被我軍之所有!”

見是女婿提問,霍峻耐著性子,解釋說道:“孫子亦有語曰,用兵之法,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分之,敵則能戰之,少則能逃之,不若則能避之。今我軍之兵十倍與敵,既無外憂,又無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有一百種方式弄死書記

筆下槐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