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95章下泰山以臨中原,季漢大司馬,周府,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九月,霍峻舉數萬之眾,兵鋒直指臨淄。

夏侯霸、夏侯惠兄弟二人,率兵先至臨淄後,向洛陽曹叡去報求援,又散盡庫中錢糧,招募臨淄市民、流氓從軍。

經一番折騰後,魏軍兵力膨脹到萬餘人,加之城中有數萬男女,夏侯霸遂是宣稱城中兵馬有五萬之眾,試圖嚇退進犯的漢軍。

得聞夏侯霸詐稱五萬大軍守城,霍峻絲毫不受影響,依舊是按照最先規劃的計策用兵。即剪除臨淄外圍城邑,再舉兵圍攻臨淄。

臨淄東臨淄水,西依系水,城夾兩水而建,分為大、小二城,大城舊為百姓居住,小城為國君所居宮城。

臨淄作為齊舊都城,與壽春城防類似,城外有衛星城邑控衛,如有西安、平安、昌國等諸城。霍峻率兵自東而來,故先破淄水以東諸城。

隨著霍範攻破安平城後,霍峻率兵進駐淄水畔,與臨淄大城隔水相望。

大帳內,霍峻對著輿圖上臨淄城的結構陷入沉思。

臨淄城雖是高大,但非天下堅城。甚至因城池過大,反而不利於堅守臨淄。蓋是出於此點,夏侯霸將防守重點放在了小城,而非是大城上。

以寡兵守小城,加有充裕糧草,確實能成為漢軍北伐路上的絆腳石。

“都督!”

此時,蔣濟從帳外而入,說道:“夏侯霸拒不出降,今欲下臨淄,非起兵攻城不可。”

霍峻指向輿圖,說道:“如欲下臨淄,需先據大城,再下小城,徐徐而圖之。”

“都督何不起兵圍攻小城,以求儘快安撫青齊?”蔣濟問道。

霍峻踱步而笑,說道:“速下青齊,豈不讓魏軍固守諸戍,避而不戰?”

聞言,蔣濟靈感頓生,說道:“都督欲以臨淄為餌,誘曹魏諸軍前來解圍?”

“然也!”

霍峻負手踱步,說道:“昔樂毅伐齊五十餘城,田單以兩城復齊。今魏人尚有平原、濟南二郡,又豈會無復齊之念?”

“我軍今下急攻臨淄,或能速安青齊。但魏軍諸部未滅,欲取河南又談何容易?”

說著,霍峻停下腳步,沉聲說道:“當下如能以臨淄為餌,引魏軍兵馬至此,孤尋機領精兵破之,則河南可下,漢室可興!”

霍峻不擔心曹魏出兵救援,反而為曹魏據守險城而發愁。畢竟在冷兵器時代,如果一心固守城池,則會給進攻方造成極大麻煩。將敵人拉出來打,才是最省力的操作。

蔣濟捋須而思,說道:“如以今下形勢觀之,曹魏國中可用之兵,唯有兗州刺史王凌。我軍如圍臨淄,曹叡必會遣其來援!”

“子通所思與孤相近!”

霍峻走到另外一幅大地圖旁,指點說道:“孤率十餘萬精兵北伐,因滿寵、呂虔、王凌三將,不得已留強兵十萬分駐沿途險要。其中沂、沭二水河谷,留兵五萬之盛,如能令琅琊、東海二郡無憂,則五萬精兵可用矣!”

之前霍峻用兵因為地形緣故,不得已在許多地方留下精兵強兵駐守,此番進攻青齊的兵馬不足五萬人。當下如果能剪除側翼威脅,霍峻聚攏留守險峻的強兵,將能興大師橫掃中原。

“泰山郡!”

默默不說話的霍範,聽著霍、蔣二人談論,說道:“父親莫非欲取泰山郡?”

霍峻微微頷首,沉聲說道:“泰山郡東望青齊,南臨徐沂,北依河濟,西俯魯宋。如能兵據泰山,則彭城不戰自下,將飲馬大河水矣!”

泰山郡從地理上來看,其更接近青、徐二州,故從地理因素來看,泰山郡不應由兗州管轄。然其之所以歸兗州控制,本質是因泰山郡地理位置關鍵。

其行政建制歷史可追溯到漢武帝時期,為了控制齊魯諸侯國,漢武帝令濟北王獻土,順勢設定泰山郡。有了泰山郡,青齊將無險可守。

為了控制冀、豫、青、徐四州的門戶,以泰山、濟陰、東郡為基礎,設立兗州刺史部,從而利用拆分門戶的手段,杜絕割據現象的出現。

曹操能在中原四戰之地崛起,與他兗州刺史身份有莫大關係。曹操在早期,透過呂虔控制泰山郡,從而達到威懾青徐二州的作用。且曹操透過兗州,進而控制無險可守的豫州。

今下反過來,霍峻如能控制泰山,不僅能更好控制青、徐二州,還可以輻射兗、豫二州。

彭城作為泗水上的重要的據點,霍峻如能控制泰山郡,將可從泗水上游與下游夾擊彭城,那麼曹魏也失去了固守彭城的意義。

彼時漢軍疏通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有一百種方式弄死書記

筆下槐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