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86章未雨綢繆,季漢大司馬,周府,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六月,穆陵關。
大帳內,孫權負手來回踱步,心中因遲遲未收到戴陵所部訊息而擔憂。
得見侍從入帳,孫權問道:“今可有戴將軍所部訊息?”
侍從搖了搖頭,說道:“回將軍,未有戴將軍軍報至關,恐需再等等!”
孫權停下腳步,擔憂說道:“戴陵出兵已有十日,莫非劫糧不成?”
“漢軍主力盡在莒縣,戴陵所率兵馬五千,騎多而步少。如若劫糧不成,亦能輕易得脫!”劉曄疑惑說道:“觀腳程來看,不論成與不成,皆會有軍報送至,今怎久無音訊?”
孫權蹙眉揮手,示意侍從下去,低聲說道:“子揚,戴陵是否可能降漢?”
“降賊?”
劉曄遲疑少許,說道:“戴陵為魏國宿將,昔力薦先帝不可沉迷射獵,雖終遭免官,但陛下起用,委以重任,故安會輕降?”
“如戴陵降賊,漢軍北入琅琊,則旁海道危矣!”
孫權嘆了口氣,說道:“連臧霸、夏侯儒二人都降賊了,更何況戴陵?”
聽著孫權這般言語,劉曄心中微驚,問道:“將軍之意是?”
孫權背對劉曄,說道:“盡人事聽天命,今時局至此,劉君可有想過你我若守不住青齊,不知陛下會如何對待你我二人?”
劉曄看著孫權的背影,猶豫說道:“青齊為中原羽翼、門戶,如青齊失守,豫、兗二州不存,河北將直面兵戈之下。屆時陛下當會追究你我二人之罪,輕則免官,重則下獄。”
孫權轉身直視劉曄,問道:“屆時君欲如何自處?”
劉曄不敢與孫權對視,緊張說道:“曄唯有盡力輔佐將軍,以阻霍峻北上青齊!”
“呵呵!”
孫權搭上劉曄的肩膀,調侃說道:“若陛下仁德,免你我死罪。但青齊失守,河南不保。陛下僅憑河北,難御漢軍,屆時重歸漢統漢。而君為劉氏宗親之後,若遇漢帝責問,不知又將如何自處?”
南漢統一天下,蓋是劉曄最不想聊的話題,或是說劉曄在畏懼逃避這個問題。
劉曄面露憤色,說道:“孫車騎為國之重臣,豈能出此無君之言。我魏如能守備得當,為何不能退卻霍峻?”
看出了劉曄的破防,孫權語氣緩和,說道:“劉君歷經漢末亂世,應知動盪之下,唯有自保之力,方能不受外人所害。如青齊有失,君若信我,我當能保君無患。”
劉曄用狐疑的眼神看向孫權,問道:“孫君意欲何為?”
孫權不願過早透露訊息,說道:“今下之要事,首在退敵。望戴陵劫糧能成,而非投降賊寇。”
戰事發展到當下,孫權已經在為自己都督青齊而後悔,他過分樂觀,將取勝希望擊退在張郃身上。
今張郃的兵敗,讓他獨自承受霍峻的壓力。他已無擊退霍峻的把握,如果擊退不了,反而讓霍峻佔據青齊,他將避免不了清算。這個清算,可以是南漢的清算,也可以是曹叡的清算。
在深憂之下,孫權決定未雨綢繆,以免日後措手不及!
孫權與劉曄閒聊中,侍從急步入帳,緊張說道:“稟將軍,今有戴將軍訊息了!”
“情況如何?”孫權著急問道。
侍從面露難色,說道:“據候騎來報,戴將軍南下劫糧成功,但歸程途中遭賊將霍範中途截殺。戴將軍敗走琅琊邑,霍範率兵圍之。戴將軍向孫禮求援,但孫禮憂諸城安危,不敢親離,故向將軍上報。”
說著,侍從繼續透露一個不好的訊息,說道:“據長廣郡來報,叛將諸葛誕浮海繞取不其,而後招降齊東諸城邑。今齊東形勢動盪,望請將軍出兵平寇。”
“什麼!”
孫權臉色驟變,神情中充滿了擔憂。而此時劉曄神情亦是慌亂,大概沒想到他的劫糧計策雖成,但反讓旁海道陷入危急當中。
劉曄看向滿臉擔憂的孫權,深怕孫權類似曹叡那般追究他的責任。然出人意料,孫權並未怪罪劉曄,而是先自我梳理思路。
劉曄略有緊張,說道:“恕曄思慮不周,未有提前叮囑戴陵。”
孫權擺了擺手,說道:“此事與君無關,戴陵劫糧成功,然之所以被敗,皆因其行軍緩慢。如若兵馬行進迅速,豈會被賊軍所敗!”
孫權算是能將計策與施行二者分開看待,劉曄讓戴陵劫糧沒有任何問題,真正出問題的地方在於,戴陵准許手下帶糧輜而歸,從而導致被霍範追上擊敗。
緩了緩心情,孫權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