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91章如神矣!,季漢大司馬,周府,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如挖掘壕溝。但經孫權、劉曄推演,認為車陣處於撤軍移動中,漢軍很難有足夠時間構築工事破壞,故力推用之。
孫禮握緊拳頭,冷靜說道:“以強弓勁弩拋射發之,敵卒臨陣外豎長矛,配以車木,漢卒不得近也!”
“諾!”
“拋射!”
為了給造成漢軍傷害,魏軍大量以拋射的方式越過盾車,欲落到漢軍兵陣中。但徐盛早有準備,僅用千人推車而進,再布五百人以散陣形勢跟隨,身負大盾。
魏軍弓弩手不斷拋射箭矢,直到雙手疲憊,但對漢軍傷害竟也不多。在見魏軍箭矢不復之前犀利,且盾車已逼近魏軍車陣。徐盛揮舞火紅令旗,示意推車軍士放火。
此時魏軍陣內,步卒斜舉大盾,高豎起長矛,早已嚴陣以待,欲重創登車破陣的漢軍勇士,然魏卒卻一直沒等到漢軍攻勢。
“那是什麼?”
忽然間,魏卒透過車陣之間的縫隙,見到有粘稠液體粘在車廂外,且向下滴油,問道。
“油嗎?”
話音剛落,百餘罐瓷瓶以拋物線的方式扔到車陣裡,砸到地上,火油撒得滿地;扔到大盾上,火油布滿盾面;甩到人身上,讓魏卒吃痛而叫,不知火油浸溼衣裳。
一罐火油砸到孫禮附近,撒得滿地都是。孫禮好奇上前,用手接觸了下火油,仔細嗅了嗅,猛地臉色大變,渾身冰涼。
緩了過來,孫禮歇斯底里,喊道:“快準備沙土,敵軍要用火攻!”
然不等孫禮說完,漢軍士卒已將火把扔到乾草車上,甚至將火把甩到魏軍戰車上。
下個瞬間,火源接觸乾草,火勢猛地竄了起來,火焰在大風的吹拂下,纏上盾車,開始熱烈灼燒;或是火把接觸魏軍戰車,表面的火油遇見火焰迅速燃燒起來,發出陣陣嗤嗤的聲響。
頃刻間,魏軍矩陣西面大火沖天而起,火焰吞噬戰車,迅速形成一道火牆,且因魏軍車陣首尾相連,火焰不斷吞噬周圍戰車,嚇得魏軍步卒連連後撤,不敢靠近戰車,與後方軍士簇擁一團,亂在一起。
下一刻,漢軍士卒取出專用箭矢,沾染上火源,而後拋射進魏軍方陣。有幸點接觸到之前所扔的火油,火勢大漲起來,將附近幾名魏卒包裹起來。
“啊!”
魏卒因之前被火油沾到,火勢蔓延到渾身上下,疼得滿地打滾,試圖用沙土去撲滅身上的煙火。然有些魏卒惶恐緊張,向周圍軍士求援,將陣形徹底攪亂。戰馬遇見火源嚇得嘶鳴而起,將魏陣攪得徹底混亂。
五波火箭之後,漢卒在徐盛的帶領下壓上,各個握持弓弩,抵近著火的戰車之後,數以千計的箭矢破空而出,朝車陣裡的魏軍攢射而去。
“啊!”
車陣空間本就不大,著火的戰車侵壓了不多的空間,火箭+火油攪亂了陣中人馬秩序。今攢射的箭矢讓魏軍人馬躲無可躲,紛紛朝著遠離箭矢的方向而去。
漢軍士卒似乎知道魏軍動向,他們跟隨火勢而進,用箭矢不斷覆蓋陣中魏軍人馬,讓他們避無可避,唯有承受漢軍箭矢的傷害。
一時間,孫禮所構築堅如磐石的堡壘,在火攻+箭雨的覆蓋下,車毀而人散,陣型混亂不堪,毫無敢鬥死戰之心。
從天空往下看,可見火勢沿著矩形車陣焚燒起來,好似一個熱烈灼燒的火環,在火環中略有火星燃起,中央的人馬奔逃而走。
得見如此一幕,蔣濟蓋能想到車陣裡的魏軍悲慘之樣,不禁倒吸口涼氣,說道:“車陣首尾封閉,火勢大燃四起,陣中人馬恐會引火而亡。”
霍峻神情淡然,說道:“如所料不差,魏卒當會尋機解開車陣,從火陣中逃出。”
車陣為何成為不了主流,核心即在於不好操控戰場,需對戰場形勢有非常深刻的認知才能成功。首先戰場的風向,其次需臨近水源,其末了解對方將領。
以劉裕為例,他深知車陣的缺陷,故將車陣佈置在河水畔,如果敵人引火車而燒,可以用河水澆滅,甚至可以上船撤離。
包括霍峻背皖水而戰,也是利用了皖水水源,以及確保退路暢通下所列下車陣。
當然不是所有的卻月陣都能成功,南北朝時期蕭衍起兵,齊將王珍國背淮水下陣。初時憑藉車陣擊退蕭衍,但隨著蕭衍祭出火車陣,齊兵大敗而走,溺死於淮水不計其數。
如此不知名的戰例,霍峻自然不會知道,但卻不妨礙霍峻知車陣之弊,而後以火破之。
為何車陣有勝有負,其根本在於需要掌握戰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