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30章 封建朝鮮,季漢大司馬,周府,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聰明,但聰明的技能點反而點錯了,多點在政治拼鬥上。南漢國內雖各派系複雜,但總體來說是穩定的,也遵循有才者居上,無才者居下原則。
霍峻考慮幾下,說道:“推舉周不疑至江淮任職不必,可將此信交予葛相。日後你與士載務必要多多注意周不疑,其心不正,不可深交。”
“諾!”
“大人,那遷都之事呢?”霍弋問道。
不待霍峻答話,侍從趨步來報,說道:“家主,尚書令李君求見!”
“李嚴?”
霍峻思索少許,說道:“請李令君入堂!”
“伯先可留下!”
“諾!”
少頃,李嚴神情謙遜,趨步而入堂。
“嚴拜見大司馬,江陵公!”
李嚴見到高坐榻上的霍峻,行拜以大禮,說道。
霍峻憑空虛扶,笑道:“李令君客氣了,今正旦歡慶之時,君怎至登門拜訪?”
“請坐!”
“公子!”
李嚴向霍弋施禮,而後笑道:“殿下受託王命,殫精竭慮,嚴深感敬佩。今不早至殿下府上,恐過些日殿下府上賓客成群,在下難以拜會殿下!”
王、公則可受稱殿下,今霍峻受封江陵公,按理來說可以受此稱謂。但霍峻為了保持臣子身份,免得讓人多想,不太喜歡有人直稱殿下。
霍峻保持儀態,笑道:“李令君玩笑了,君登門拜會,孤豈會不見!”
李嚴態度諂媚,問道:“殿下欲遷金陵為都,今國中不從者眾多,嚴深感餘者不曉殿下之遠見而不忿。當下已至正月,不知殿下強遷都之意是?”
霍峻沉吟少許,反問道:“議論者眾多,或有言遷都金陵者,或有力勸留居武漢者。正方為尚書令,可知臺中侍郎、尚書之意是?”
李嚴朝著霍峻拱了拱手,說道:“稟大司馬,尚書、侍郎者不足以為憂,今下大司馬如欲遷都,不如發江左文武一併上疏。”
說著,李嚴故作憂慮,說道:“當下欲阻殿下遷都者,無非廷尉潘浚。今如能罷黜潘浚,殿下遷都金陵將無人可阻!”
“罷黜潘浚?”
霍峻心中略有所得,說道:“承明無大過,今豈能因阻遷都而罷黜之!”
李嚴說道:“殿下雖威震海內,名聲赫赫,但卻難安朝野之異議。如能罷黜潘浚,朝野則畏殿下之勢,上下將無人敢非議遷都之事!”
霍峻試探說道:“今江左士人上疏力勸遷都,莫非出自正方之手?”
李嚴不願隱瞞,如實說道:“殿下,列席者八君,如馬良、費觀、潘浚皆為荊楚人。遷都金陵,舍殿下外,楚中士人多有不願。今若不引江左人入局,殿下遷都金陵,恐將難成!”
說著,李嚴向霍峻作揖,說道:“望殿下恕嚴斗膽,擅自告與江左士人。但歸咎根本,在於嚴欲助殿下一臂之力!”
見李嚴承認自己所作所為,霍峻不由心生厭惡。遷都之事,他根本沒有想以政斗的形勢展開,然被李嚴這一摻合,與政鬥也離得不遠了。
霍峻強忍不滿,揶揄笑道:“看來孤要多謝正方了!”
李嚴似乎沒聽出霍峻話中的深意,反而神情熱烈,說道:“殿下屢破前敵,威服海內,為大漢立下卓著之功,是謂無殿下則無漢。”
說著,李嚴大著膽子,笑道:“今若追論殿下之功,以嚴觀之,殿下晉爵稱王,拜授九錫,亦是順理成章之事。惜嚴人微言輕,不足以令舉殿下受王,拜領九錫。”
“晉爵稱王,拜授九錫,非孤所能受”
霍峻語氣堅定,沉聲說道:“孤受封縣公已是人臣之盛,足下之語不利國事,更有敗亂國體之意,今安能胡言?”
見霍峻語氣變冷,李嚴趕忙告罪,說道:“嚴僅為殿下而不平,望請殿下恕罪。”
事到如今,霍峻已漸明白李嚴的打算。李嚴欲借自己遷都之風波而取利,如絆倒潘浚,讓尚書檯重掌廷尉之權。
且同時,李嚴欲試探自己是否有不軌之心,然後拜入自己門下,攀附自己勢力,從而升官進爵。
“若無大事,君可自退矣!”
霍峻喝了口茶,淡淡說道:“孤酒力不支,恕難與君長聊。”
“諾!”
見霍峻瞬間變臉,李嚴心中忐忑,他不知自己是否說錯話,唯有順從霍峻之意退下。
望著李嚴遠去的背影,霍峻無奈而嘆,深感精神疲憊。
周不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