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31章 書信入彀,季漢大司馬,周府,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南郡至房陵郡的道路險遠,尤勝襄樊至房陵的道路。 從襄陽西進房陵,逆漢水而上,至谷城,擇築水西進,則可至房陵。故而從地形上看,除了築水谷道險峻外,漢水沿畔道路平坦,利於行軍。 然南郡至房陵郡的道路遠不僅於此,沮、漳二水發源於大巴山,不論走哪條水道,皆需抵達源頭,繼而捨棄河谷,轉而翻越山嶺至房陵郡。 兩道相較,南郡至房陵的沮水谷道,其道路距離比築水谷道,多了一半的道路。 故而在孟達第十份信送出後的不久,作為先鋒的趙累已率軍士從舉江陵出發,沿著大道沮水而進。呂蒙則是坐鎮公安,緊盯著曹仁兵馬的動向,防止佈局出現紕漏。 南郡,公安。 呂蒙於城樓上緩行,時而展望城外的渡口,時而佇步沉思,似乎在等待著什麼。 隨著時間點點流逝,在呂蒙等待的目光中,廖化沿著城梯疾步上樓。 得見廖化的身影,呂蒙迎了上去,問道:“元儉,襄樊今下情形如何?曹仁可有動兵西進?” 廖化,字元儉。其為襄陽中盧人,為南郡豪族。昔金口之戰前後,廖化率族人南走歸劉。 自關羽督治南郡以來,看重南郡士人多曉地理的優點,多有提拔士人入軍府之中。故而廖化因他性情穩重,及文武兼濟的能力,得以被關羽看重,提拔為左將軍主簿。 今下廖化在軍中,因是襄陽豪族的關係,呂蒙特意讓廖化負責襄樊方面的情報工作。 廖化微喘著氣,說道:“將軍,據斥候探報,曹仁於樊城以西三十里外屯兵,其雖在整兵備註,但卻不見其西進動作。” 說著,廖化擔憂說道:“今時入九月,不日將至約期,曹仁止步不進,莫非其有疑慮?” “時已至此,大軍出動,曹仁豈會相疑?” 呂蒙微踱著步,問道:“元儉,今下襄樊二城留守兵馬多少,及何人坐鎮?” 廖化思慮少許,說道:“襄陽守兵五千,樊城兵三千,由章陵太守呂常守襄陽,襄陽太守朱治守樊城。曹仁帳下大軍約有一萬六、七千人左右,已是荊襄可用之兵。” 曹操手中的荊州雖有四郡,但實際上是一個完整的南陽郡,加襄樊周圍城池,人口戶籍不多,州郡兵自然少,多是中原的外派兵,一共有三萬之眾。 三萬之眾,不僅要駐守隨縣,還要分兵把守襄樊。如此之下,曹仁起兵近兩萬人已是荊襄兵馬的極限。 當然曹仁所動用的兵馬數目,基本都在關、呂二人的估計當中。畢竟雖有漢水流經,但東三郡道路崎嶇,所出兵馬太多,補給則會跟不上。 除了補給外,兵進東三郡,與孟達裡應外合,需隱藏大軍動向。如果用兵太多,則會引起南漢這邊的警覺。 南漢這邊所佈置應戰的兵馬,除三郡本部兵馬外,實際上僅南郡精銳萬餘人。如果算上農夫數目,雙方兵力各有三、四萬人。 “近有兩萬之眾,曹仁卻止步不前,非疑孟子度詐降,當是另有佈置。”呂蒙說道。 “將軍之意是?”廖化問道。 呂蒙皺眉而思,說道:“曹仁之所以不進,應是顧忌房陵地形。房陵是為兵家掛地,易進難出。曹仁恃勇無謀,應無此見,應是出自曹操佈置。” 說著,呂蒙手搭在劍柄上,說道:“若所出不料,曹操多疑孟達是否為詐降,故命曹仁等候中原南下兵馬,不準令其孤軍深入。” 廖化疑惑說道:“將軍怎料曹仁之後,必會有兵馬接應?” 呂蒙笑了笑,解釋說道:“曹仁孤軍深入,若遭伏擊,所部覆滅。漢北若無軍士駐守,則頃入我軍之手。元儉不信,可候子度書信。” 猜測曹操會派後續部隊支援,不讓曹仁孤軍深入,這是大將的基本操作。畢竟賭歸賭,總不能賭輸了,連荊州都不保。 廖化神色擔憂,說道:“那若按將軍所言,曹仁等待後續兵馬南下,繼而西進房陵。既有後軍接應,那我軍伏擊、絕道之策豈不難成?” “不急!” 呂蒙手扶在城牆上,笑道:“讓子度再書一封,言大王知曉其與公子封生怨之事,欲用楊昂接替其出鎮房陵太守。今時情況緊急,請曹仁速速領兵西進,不容遲疑。” “如此言語,曹仁必會起兵速進,將入我軍之彀!” 話音初落,侍從捧著孟達書信而來,說道:“啟稟將軍,房陵太守急信,言信中當有要事上報!” 呂蒙拆開書信,瀏覽上面內容。見信件內容,與自己所料不差,呂蒙大笑幾聲,遂交予廖化。 呂蒙興奮的拍了拍城牆,笑道:“果不出所料,曹仁欲讓子度延期舉事時間。” “將軍神算!” 廖化望著書信上內容,敬佩說道。 呂蒙大步流星而走,沉聲說道:“元儉,速派人將書信送與孟子度。之後由君留守公安,襄樊若有變動,當速上報訊息與我。眼下,我將與君侯追上大軍,趕赴房陵。”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