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2部分,游龍隨月,童舟,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些心事。
“包相?”趙普開門讓包拯進來,問,“出什麼事了?”
包拯輕輕嘆了口氣,問,“王爺可有空麼?”
趙普和公孫對視了一眼,點頭,“自然,包相,有何事?”
包拯愁眉緊鎖,點了點頭,道,“有些事情,我已經命人去請展護衛和白少俠了……是關於白少俠抄錄來的那段墓誌銘的案子。“
趙普一愣,問,“包相,有線索了?”
公孫也抱著小四子站了起來。
“嗯。”包拯點了點頭,“我和八王爺商量了一下,還是告訴你們比較好。”
這時候,馬漢來回稟,“大人,展大人和白少俠都在您書房等候了。”
趙普道,“包相,我們也去您書房吧?”
包拯點頭,帶著兩人回到了書房。
眾人落座,包拯拿出了那首白玉堂抄來的詩,道,“這首詩,關係到前朝一樁舊案。”
“前朝舊案?”趙普和公孫對視了一眼——果然麼。
唐伯舍做一琴軒銘記
吾族系忠良
尚書拜中堂
未酬鴻鵠志
死亦願未償
速水但相思
來而焉不往
相見兩重天
救世且當前
兒唐啟拜撰
包拯將那首詩放到了桌子上,讓眾人看,問,“唐伯舍你們大概都沒聽說過,但是,唐文銘,可曾聽說過?”
“唐文銘?”趙普一愣,“被滿門抄斬的那個唐文銘?!”
展昭和白玉堂也對視了一眼。
小四子往公孫懷裡鑽了鑽,有些不解地問,“滿門抄斬?”
公孫拍拍他,道,“當年據說唐文銘身為尚書一職,卻叛國投遞,勾結遼國,以至於汪明翰老將軍對遼一役戰敗,我大宋四十萬軍馬折損過半,讓出了五座城池,幾十萬災民流離失所,連汪老將軍的長子也戰死。所以唐文銘這個名字,簡直就是遭萬人唾棄的千古罪人,本來三司衙門是意欲判他滿門抄斬,唐文銘凌遲處死的,不過據說先皇仁慈,判了他個斬首。”
包拯點頭,“正是如此。”
“唐伯舍就是唐文銘?”眾人都有些不解。
“這唐文銘乃是個才子,特別善琴藝,彈得一手好琴,也會做琴,他家世世代代都是開琴軒的,他有一個外號,叫伯舍,據傳是他讚賞伯牙為了知音舍名琴的氣度。而最諷刺的是……唐文銘最好的朋友,就是將軍汪明翰。”包拯道,“唐伯舍子嗣眾多,唯一一個倖免於難的兒子,就是唐啟。”
“既然是滿門抄斬,為何唐啟沒有被處以極刑呢?”展昭有些不解。
“唐啟是否就是唐玉山?”公孫突然問。
包拯點頭的,道,“沒錯,這個名字先生應該比較熟悉。”
“這唐玉山是何人?”趙普不解。
“唐啟唐玉山是前朝一位神醫,年紀輕輕便於江湖之中行醫,醫治了很多人。”公孫道,“那一年瘟疫肆虐,多虧了他發現了救命的藥草,因此先皇賜予他免死金牌……才能免過一截。”
“若是按照詩文之中的意思……當年豈不是唐文銘的死,另有隱情?”白玉堂問。
包拯點點頭,道,“奇怪的是,那首詩竟然是唐文銘求救……這實在匪夷所思,唐文銘滿門抄斬,這事誰都知道的……若是算起來,這也有三十年了吧。”
公孫想了想,道,“若是能找到唐啟問一下就好了……關鍵是,他那首詩是何處得來。”
“八王爺已經派人去找唐啟了。”包拯道,“可是時隔多年,唐啟又云遊江湖行醫,音空信渺,所以想將他找到很難。”
公孫點了點頭,“的確啊。”
“這案子和汪明翰又有關係。”趙普用一根手指輕輕敲著下巴,笑問,“包相,覺得只是巧合?”
包拯臉色嚴峻,道,“如果說……當時的案子真的有隱情,王爺可知道這意味這什麼?”
趙普笑了笑,“那先皇可是做了孽了,天大的罪過讓一個無辜之人擔當了,被滿門抄斬的,是幾百口的忠良……呵,真正有問題的人,卻逍遙法外。”
“嫌疑最大的,就是汪明翰老將軍麼?”展昭問。
包拯嘆了口氣,道,“老將軍軍功卓著,我真是不希望他終老,卻落下個如此的罪名,這讓我們這些同朝為官之人,情何以堪啊。”
公孫聽完後,突然問,“唐啟會不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