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部分
不受約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8部分,清朝求生記601-完+番外,不受約束,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便什麼人都能賞的,只能給一些重臣和要緊的人物,至於其他人等就只能儘量以庫存現有之物來分賞了,反正現在也是冬天,以前秋稱得來的、加上蒙古進上來的那些個皮子都儘可以派上用場。
不說別人,只說元壽、弘晝、安之和默之這些皇子也只得了“緞臺燻招皮帽一頂、藍緞面招皮褂一件”至於弘時,因為雍正怒其不爭,卻是連這點東西也是沒有的,只在網進臘月的時候與其他阿哥們一起得了“暖硯一方”
皇室為了西北前線的將士們節儉自身用度的事兒一經傳出,雖然如預料之中出現了一些“沽名釣譽收買人心”諸如此類的不和諧聲音,但相當一部分人還是很知機的藉此機會來表現的,一時間京城和周邊以及各地訊息靈通之人士均開始在府中實行起節儉起來,當然是不是真的“節儉”了。那就只能是見仁見智了,反正是“節儉”出來的銀子或多或少的都彙集到了十三阿哥掌管的戶部,再換成軍用物資,一併送到西北前線去了。
且不說西北那邊得了皇恩,是如何的感激與興奮,只說京城這邊,卻總是有著這事兒那事兒的。讓真正屬於雍正的紀年裡第一個新年,就過的並不是那麼順順當當。
皇帝是一個全年無休的職業,只要這個皇帝夠敬業,更何況雍正這個史上最勤勉的皇帝,即使是在萬家團圓歡慶的新年期間,他也一樣有工作要做,大年初一的時候,要拜神和接受文武官員、外地藩王以及各國使臣的朝賀,這其中就有朝鮮的使臣。
因為這些年對朝鮮的諸多壓制,使得他們心下惶然,不只是每年進貢的禮物豐集了不少,今年聽說了清朝各處都在為西北將士捐助銀子的訊息,也趕緊表示了自己的一份心意。只可惜雍正去並不領情,或者是他心裡已經在盤算著將來要對朝鮮開戰的事兒了,所以不想讓大清的將士們承他們的情兒,又或者是因為朝鮮拿出來的那點兒東西也實在是不夠瞧。反正最後是雍正大筆一揮。將他們拿來的這點心意,直接就當做今年對朝鮮的賞費了。
雲錦在後宮,自然是不知道朝鮮使臣們聽到雍正這個決定之後,是一副什麼樣的表情,不過想來一定是好看的緊,要知道為了體現自己浹淡大國的氣度,大清每年給他們的賞費,比他們送來的歲貢還要多出許多,這對朝鮮國來說,可是一筆很大的收入呢,雖然因為對大清不敬之事,近些年來受到了諸多的打壓,但在他們一再哭窮的情況下,康熙這個“仁君”對他們的賞費雖沒恢復到以往那般的豐厚,但也相差不多了。這次新君登基,朝鮮吸取了以往的教毛,姿態擺的極低,態度亦是相當的恭敬,一早就向雍正表示了他們衷心的祝賀,又在新君第一個新年的時候,趕著對他的舉措表示了支援,雖然送來的銀子不多,東西也不是很珍,掂他們想來大清的國君應該是不會在意的,畢竟中話說“禮輕情意重”嘛,想來只要意思表示到了應該就足夠了。
可是朝鮮人沒想到,這回他們遇到的這個皇帝卻是一個極務實的,本想著得一個開門紅的,卻沒想到捱上了當頭一棍,雖然是在口頭上對他們對大清的忠心提出了表揚,但問題是以往那豐厚的賞費卻是一點兒都沒有了,反倒讓他們把拉來的那些庫存底子重新再拉回去產,據說是朝鮮使臣們聽到雍正這個旨意時,差點兒當場就哭出來了,這讓他們如何回去面對那眼巴巴盼著賞蠢的國王啊。
只是雲錦卻顧不得去鼎朝鮮人偷雞不著蝕把米的慘狀了,她也有她的事兒要忙,就在正月初二,也就是雍正開始正常料理朝政的時候,弘時的第一個兒子永仲生病了,聽到這個訊息之後,雲錦忙吩咐了讓太醫院趕緊派人,自己也匆匆的趕了過去。
走進弘時妻妾所住的地方,雲錦直接來到董額氏的屋子,這個董額氏就是弘時的嫡福晉,是尚書席爾達的女兒,出身於滿洲鑲紅旗,雍正給弘時選了她,其實也是用心良苦的,在康熙三十五年康熙親征噶爾丹的,當時十九歲的雍正奉命掌正紅旗大營,而席爾達那時就是正紅旗大營的參贊。能得雍正看重,這個席爾達當然是個有能力的,他歷任了都察院左都御史,兵部尚書、禮部尚書、吏部尚書,兼署”陝總督,又兼管西安將軍事,還兼管過太常寺事。不過在弘時娶董額氏的時候,席爾達已經故去多年了,雍正選定這個兒媳婦,不是想給弘時帶來什麼政治上的利益當時正是康熙末年,雍正也不可能會為自己招那個眼,他看重的是席爾達正直忠烈的家風,希望有了這麼個嫡福晉,弘時能夠受到一定的影響,從而走回到正途,只是最後的結果卻是讓雍正失望了,董額氏是好的,奈何弘時不喜歡,對她的話自然也就聽不進去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