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裁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4部分,三國之北地梟雄,換裁判,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件允許,還是想能生擒了這黑箭胡賊。不僅如此,不管這黑箭胡賊與當年祖父所遇到的羌夷是否一人,但必然是有密切關聯,他若能擒住此人,也算完成了祖父輩未能完成的事情,定能更獲讚譽。
就在這時,前側不遠忽地閃過一道人影,隨即面前撲來一陣烈風,只見一把鐵叉直挺挺的刺了過來。韓當看得清楚,立刻大聲喊道:“祖公子小心!”
祖昭身體向一側傾斜,手中馬戟由下而上揮起,正好格擋開這鐵叉的一擊。
一名魁梧的胡騎不知何時突然放慢速度,竟主動撲將上來迎擊。對方手中的兵器與其他胡人大有不同,這一鐵叉似叉非叉,看上去應是以精鐵一體冶煉而成,如此來算,鐵叉的重量絕對不輕,尋常人在馬背上可是用不來這樣繁重的武器。
祖昭原本以為是尋常小賊,不過一合之將,但看到對方手中渾厚質感的鐵叉後,心中立刻不敢掉以輕心。這世上少不了有許多插標賣首、濫竽充數之徒,可同樣也有不少勇武彪悍、身懷本領的好手。他挺起馬戟,趁著胡賊鐵叉落下時,猛然直刺過去。
那胡賊看似魁梧,身形卻很靈便,微微向後仰身,輕易避開這一刺。
祖昭沒有罷休,握著馬戟的手用力一轉,戟刃迅速旋轉,向下直切對方胸膛。這一套動作一起合作,不僅速度極快,而且馬戟原本就已經探出,距離胡人身體不過七、八寸的距離,尋常根本不可能在這麼短的時間裡做出反應。
可偏偏那胡賊猛地大喝一聲,根本沒有理會砸向自己胸口的馬戟,放佛已然放棄防守,反而揮起手中鐵叉,搶著向祖昭劈了過去。其力之大,鐵叉還未落下來,便先有一股嗖嗖的勁風迫壓而至。即便鐵叉的尖頭是一個直面,橫著劈下來並不會被尖頭刺到,看上去無非就像是被棍棒敲打一下罷了。
不過,單憑那胡人駭人的臂力,若是硬生生的接下這一擊,就算沒有外傷也會造成極其嚴重的內傷,輕則斷幾根肋骨,重則斷裂的肋骨刺破內臟引起內出血。
祖昭自以為他馬戟所造成的傷害未必能要了那胡人的命,如此一擊換一擊肯定不划算。當即,他急撤馬戟,順勢一記斜挑,由胡人小臂上方架住對方的鐵叉。若此時胡人繼續用力壓制馬戟,馬戟順著壓力的方向下滑,正好便能削中其手臂。
胡賊顯然意料到如此,並沒有繼續在手上施力,他抽起鐵叉,狠狠甩開祖昭的馬戟。
就在二人交戰正酣時,前方不遠處那身形弱小的胡人已經回身過來,赫然舉起手中的馬弓,一支冰冷的黑箭正瞄向祖昭。此人並沒有花太久時間進行瞄準,頗有信心的放開弓弦,只聽一聲悶響,黑箭奪勢疾出。
韓當在見祖昭與那鐵叉胡賊交手十來回合,本想從旁協助,但一方面祖昭與鐵叉胡賊難分難解,很難插手,另外一方面他也不屑暗箭傷人,甚至猜測就連祖昭本人同樣是希望光明正大與敵人交手。故而權衡之下,沒有再特別關注二人交戰,轉而警惕著周圍的異常情況。當黑箭胡賊回身時,他自然立刻看在眼裡,於是手中連忙抬弓,對著黑箭胡賊方向便放了一箭,時間倉促,瞄準不及,但單憑個人多年操弓的經驗,還是有五、六分把握,更何況這一箭並非是要射敵,而是擾敵!
“胡賊小兒,安敢暗箭傷人!”
隨著羽箭脫弦而出,他同時匯聚中氣大喝一聲,意在威嚇胡人並警告祖昭。
黑箭胡賊受此影響,弓弦略微偏失,然而黑箭依然朝著祖昭的方向襲來。
祖昭聽到韓當的警告,他大喝一聲,用力抵開鐵叉胡賊,急忙抽身躲閃。他只感到臉頰一道涼風掃過,甚至還有隱隱的火辣痛感,心頭暗暗吸一口氣:險些糟了暗算!
與此同時,那黑箭胡賊也未必安然無恙,即便其全力閃身規避,但韓當射來的一箭猶是射中肩膀。只可惜的是,這一箭似乎僅僅是擦傷,隨著馬背上的顛簸,很快便脫落墜地。
祖昭深知這些胡人不開化,源自中原漢家的禮儀道德、義理規矩全然不在乎,搞這種偷襲暗算之事簡直習以為常。他心頭匯聚一股怒火,臉上愈發顯得冰冷陰沉,雙目中的殺意激增。當即,他一拽韁繩,再次拉近與鐵叉胡賊的距離,勢如雷霆一般大吼一聲:“宵小之徒,看我三合之內取你項上人頭。”
暴怒的情緒能夠刺激人的本能,但同時也會失去更多理智。
在剛才十幾回合的較量之中,祖昭並非沒有認真尋思破敵的辦法,他看得出來鐵叉胡賊的氣力非同小可,只怕還在自己之上,若是一味的硬碰硬,勉勉強強或可打成平手,但若想要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