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九十章 八駿宴 上,重生美國當大師,慕容鵡,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剛的,就連梅蘭竹菊四君子和黃宗詒幼年那也是從四書五經讀出來的。
說句真格的,我們的袁大師要不是有他大曾伯祖父的記憶,估計這頓飯吃的都張不了嘴。
袁大總統的三位牌搭子算得上不學無術,不過如果他們只是應酬閒聊而不談學問的話,照樣和哈佛三傑很有共同語言。
悲哀的是,民國大師們也只有和自己圈子裡面的人有共同語言。
哈佛三傑裡面最不出名的湯用彤那也是中國古代宗教史和哲學史的大牛,學貫中西這個詞對他還不夠,再加個阿三才準確。
吳宓和陳寅恪那就更不用說了。
前者學識廣博到能一個人開幾十門課程,從古希羅文學一直教到文言文和紅樓夢。在人文社科領域,都很難界定他是哪一門學科的專家。
而後者被傅斯年稱為,陳先生的學問,近三百年來第一人;已經很博學的吳宓說自己的同學,吾必以寅恪為全中國最博學之人。寅恪雖系吾友而實吾師。
然而如此博學之雅士在如今顛倒之亂世……又有什麼卵用呢?
為什麼他們還存世五、六十年代的賽里斯人沒有掀起國學熱,不懷念民國範兒呢?接下來七十年代、八十年代……直到九十年代末期才有“民國之後再無大師”這樣的說法呢?
首先最重要的原因,終於有一部分賽里斯人吃多了撐得慌,要找點玩意兒消消食。
其次是一條至理,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這幫撐得慌的當中有人要借古諷今。
最後不得不承認,民國範兒確實很美好啊。
就看這八位吃一頓飯也吃得出口成章,吃得花團錦簇,吃得風雅無比。如果能和這些人同桌共飲,真乃是一樁雅事也。
正所謂,食飽心自若,酒酣氣益振。是歲江南旱,衢州人食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