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四十三章 要託了,重生美國當大師,慕容鵡,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派,自然就要讓鋼鐵同志背鍋咯。而且他的責任確實不小。

1920年攻打波蘭的紅軍兵分兩路,27歲的軍事天才“紅色拿破崙”圖哈切夫斯基指揮北路紅軍,用他的話說,他要用刺刀帶給波蘭的工農幸福與和平。而南路紅軍的統帥是葉戈羅夫,政委就是斯大林。

從5月到7月上旬,這兩路軍隊那是勢如破竹,所向披靡。值得一提的是,南路軍當中有一支赫赫有名的部隊,那就是謝苗-布瓊尼指揮的有著“紅色哥薩克”之稱的第一騎兵集團軍。

然而這個大好局面終結在了1920年7月18日列寧同志親自發布的一道軍事命令上。

因為7月19日是第三共產國際第二次代表大會在彼得格勒召開的日子。第二大功臣列寧同志要在大會開幕前給來自世界各地的與會代表們看看,蘇俄攻打波蘭並非報私仇,而要打到匈牙利,解放全歐洲、直至全世界。

要攻佔匈牙利,就必須南下攻克軍事重鎮利沃夫,攻下這座城市意味著開啟了通往匈牙利和巴爾幹半島的大門。於是就在第一騎兵集團軍即將和北面的紅軍匯合,一舉攻克華沙之時,他們的行軍路線卻出現了一個90度的急轉彎。

雖然前頭加了一個“紅色”的字首,不過哥薩克還是那個能幹出江東六十四屯慘案的哥薩克。信奉東正教的他們本來就和信奉天主教的波蘭人是世仇,這次信仰更加純粹和堅定的“紅色哥薩克”更是把大波波禍害的非常慘。

所以這場“世界革命”就演變成了民族戰爭和宗教戰爭。波蘭各個階級的兄弟姐妹們拿起刀槍讓哥薩克陷入了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之中。

對紅軍來說幸運的是,此時圖哈斯基的北路軍按計劃包圍了華沙,波蘭不得不從南路抽調部隊北上。哥薩克才得以撤出戰鬥,筋疲力竭地原地休整。可是紅軍戰線因此從華沙綿延至利沃夫以北,橫跨數百公里。南北兩支紅軍結合部有了一個巨大的空洞。

在這個時候,列寧和托洛茨基的戰略意圖依然還是主攻華沙,所以從加米涅夫到圖哈切夫斯基的紅軍高階將領也反覆催促第一騎兵集團軍改道北上去填補這個空白區域。

第三大功臣鐵人同志關鍵時刻起到了關鍵作用。對世界革命事業忠貞無比的他說服了第一騎兵軍的謝苗-布瓊尼不去援助的西北軍而是依然南下,誓要把世界革命這股浪潮從匈牙利浪到羅馬尼亞。

可是在利沃夫這座城市裡面,不管是男人還是女人,不管是老人還是孩子,不管是官員還是平民,他們都沒有這個革命覺悟。所有人拿得起槍的人都披掛上場就是要堵住這股浪頭。

幾乎與此同時波蘭軍隊出其不意地繞過包圍華沙的紅軍左翼,將其包圍。紅軍在內外夾擊下立時土崩瓦解。

這就是波蘭……嗯,人類歷史上著名的“維斯瓦河上的奇蹟”。

還值得一提的是,繞道北上救援的哥薩克和波蘭翼騎兵在烏克蘭和波蘭邊境爆發了人類歷史上最後一場騎兵大戰。戰爭的結果既慘不忍睹又荒唐不經,哥薩克騎兵和波蘭槍騎兵交火,雙方列隊開始衝鋒,但衝到一半的時候,哥薩克大軍突然停頓,然後倉惶掉頭逃跑。

其實這場敗仗對哥薩克來說那是悲劇的開始,蘇俄在戰後解散了第一騎兵集團軍,

心懷寬廣的斯大林更是在三十年代搞農業集體化的時候,把大量哥薩克遷出了頓河平原,期間餓死無數。哥薩克就此成為了絕響(該啊)……一個民族嗎,當然是要整整齊齊的。

心懷寬廣的斯大林對波蘭人也不錯,1940年在卡延森林妥善安置了兩萬兩千名波蘭精英……一個國家嗎,當然是要整整齊齊的。

心懷寬廣的斯大林對參加過蘇波之戰的老同志還是很尊敬的,好吧,他對老同志們都很尊敬,就讓他們提早和列寧同志見面了……一個黨派嗎,當然是要整整齊齊的。

當然啦,尤里-馬林沒有說那麼多“整整齊齊”的感想,也沒有引用太過敏感的資料。他只是按照紅軍自己的“總結”把整場戰役的態勢給描述了一番。

………………

這周再爭取來一個三千字大章節和一個免費的番外。請病友們繼續支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海賊王之副船長是怎樣煉成的

皮縣南關

最後一個北洋幕僚

西門吹燈零零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