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九百六十二章 仙劍天池,遮天,辰東,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幾塊古玉色澤暗淡,時間太久了,掩去了浮華,上有血沁,據說是與屍體接觸久了,浸入的屍血所成。
葉凡持在手中把玩,雖無浮光,但卻溫潤細膩,入手生暖意,這是上古玉書,隨便一塊都價值連城!
毫無疑問,這是國寶級的東西,每一塊出世都會弓發轟動,玉塊上刻有密密麻麻的甲骨文。
幾塊古玉色澤各不同,或黃如金,或赤如血,或白如羊脂,光涇內斂,像是蒙了一層塵,有斑駁的歲月印記,一看就是古物。
共有六塊,這是歷代萬妖谷主耗去無盡精力所得到的,自上古懸棺取到,從川蜀到武夷山也不知開了多少懸棺。而其中最古的兩塊,乃是當年的第一代谷主,那位上古妖神親自尋來的。
葉凡對著陽光翻轉上古玉塊,認真研讀上面每一個字,形似鳥獸魚蟲,極其艱澀難懂,只弄懂了大概意思。
正如三谷主所說的那樣,自懸棺中尋出的上古玉書,記有一則驚天的秘密,隱約指向一位地仙。
“赤松子持有一片仙骨,上面有部分地勢圖,他來”蜀尋找,曾親手開啟數萬懸棺,卻功虧一簣,沒有得到想要的東西。我們沒有仙骨片指引,因此很直接,走遍世間,開了一具又一具的上古懸棺,尋找他想要的東西。”三谷主道。
這六塊古玉是他們最終的收穫,隱約的提及到了一位地仙,沒有說在那裡,根本不知在何方,無比神秘。
“你們就根據這些,想找到赤松子都不曾追尋到的東西?”葉凡開口。
“盡力嘗試,不論結果。”三谷主說道,歷代谷主都很執著,不曾放棄。
地仙,既然已是仙,必有鬼神莫測之神通,想得到他的一切談何容易。葉凡刻出那枚仙骨上地勢圖,讓三谷主看,問他是否知曉在哪裡。
“從未見過這和地勢,應該是被某一上古法陣困住的地域,當今世間不可見。”
“你說,五百年前一位老谷主有了驚人的發現,所指是什麼?”葉凡問道。
“他只說出終於知曉了,就快速離世了,臨死前指出了一個地方,可是我們都進不去。”三谷主說道。
“是什麼地方?”葉凡問道。
“赤松子悟道之地,仙劍天池。”三谷主神色凝重,當年那位老谷主法力通天,超凡脫俗,精研陣法,最終卻也只是留下一口氣闖出來。
老谷主只來得及示意,赤松子所發現的,與他們歷代谷主所努力尋到的東西合在一起,也許可以尋到地仙!
“蜀山有仙劍天池這個地方嗎?”葉凡驚異,從未聽說過。
三谷主劃頭,說是赤松子傳下道統後,自己一個人練劍悟道的地方,而今根本就沒有人能進去了。
葉凡考慮了一會兒,他透過神念波動可以感應到,三谷主並沒有說謊,因此想去試上一試。
“你帶我去看一看。”
三谷主和盤托出,就是想借助他的力量,因為早已看出他是非常人,有可能堪比上古的大神通者。且,他透過其名字聯想到了二十幾年前的事,尋出當年的資料一對比,更是心驚,知曉了葉凡是乘坐九龍拉棺消失的人之一。
仙劍天池,自然不是凡地,而今世人不可知,被上古法陣所守護,平日連之鳥雀都無法出入。
就在當日,葉凡與三谷主離開了萬妖谷,直奔蜀境內的一片大山而去。
峨眉山,層巒疊嶂,山勢雛偉,景色神秀,有萬千氣象。
所謂蜀山,就是峨眉附近一帶山脈的統稱。這裡古木參天,雲斷橋連,潤深谷幽,萬整飛流,水聲潺潺。
“這裡紅塵氣太重。”葉凡皂眉道,不認為有仙劍道統。
“沒辦法,而今這個,地方成為了一處勝景,遊人太多,修道者早已退去了。”三谷主道。
峨眉山為中堊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是普賢菩薩的道場,平日間遊人很多。
三谷主道:“不得不說,佛教很有遠見,在末法時代來臨前,就開始東渡傳法,藉助我中土多處靈山修行,確保傳承不斷,而印度卻已不信佛了。”
“這裡是普賢菩薩的道場,讓我來看一看,還有沒有上古聖人存在。”葉凡凌空而立,強大的神識掃出,卻什麼都沒有察覺。
“真正的佛門修行者已退離了峨眉金頂,在不遠處的無人區修行,那裡有法陣守護,凡人察覺不到。”三谷主說道。
同時,他提到了佛門的優點,透過香火聚納信仰,靠這些念力修行,在這末法時代有極大的優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