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個名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22章 抗爭,不明不清,第十個名字,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好好好,兄弟齊心,其利斷金!來,乾了這杯!可惜範平與範地不在,要不咱們兄弟五個就能好好聚聚了。範安,趕緊給老爺我說說,這次去東邊見沒見到正主兒,事情談得咋樣了?” 矮壯男人對兩人的表態非常滿意,一把抓下方巾露出個大禿頂,帶頭舉起酒杯仰脖灌下。而後用手背摸了摸嘴,眉頭一挑,笑臉立馬全無,大眼珠子配上大光頭,還有滿臉的橫肉,兇相畢露。 範永鬥,祖籍山西介休,晉商中數得上號的大戶,鹽茶、木料、糧食、布匹、鐵器、錢莊都有涉及,家族產業遍佈大江南北。 從明初開始,范家就在宣府鎮與蒙古人做生意,歷經七代人,不光創下了很大家業,還與塞外各族建立了很緊密的聯絡,並博得了不小的好名聲,被稱為:賈於邊城,以信義著。 剛開始范家是為邊軍運送軍用物資的生意,相對簡單,只要按照規定時間和數量,從內地把軍糧等物運到邊關就可以拿到銀鈔和鹽引。 到了明代中後期,晉商的好日子到頭了。由於白銀的大量輸入,朝廷調整了鹽業政策,從開中法改為折色法。任何商人都可以用白銀購買食鹽販運到各地出售,打破了晉商集團的壟斷地位,另一個商人集團迅速崛起,徽商。 徽商雖然起步較晚,在朝中的勢力沒有晉商牢固,卻佔據了地理優勢,與手工業最發達的蘇州、揚州等地同屬南直隸,走動起來非常方便,不用像外地商人那樣寄附商籍,逐漸在商業競爭中佔據了上風。 面對此種不利局面,晉商不得不另尋出路。也可能是受到了江浙商人走私出海的啟發,很快就把眼光從南下逐步轉移到了北上,開始和北方遊牧民族在正常貿易之外增加了暗中走私禁榷物資的活動。 從一開始用糧食、鐵器換取毛皮山貨,慢慢發展到盔甲兵器,甚至還有各類工匠,數量越來越大,種類越來越多,一發而不可收拾。 至於說同一個蒙古部落為什麼會在幾個月內連續購買糧食和鐵器,還拿出產自遼東的山參、珍珠、金砂做交易品,賣出去的貨物都被拿去幹什麼用了,又是什麼人在購買,商人們無不心知肚明。 可明白歸明白,生意該做還得做。正常生意不可能有這麼高利潤,有些東西不能碰,它是人性最底層的本能,一旦碰了就會上癮,欲罷不能。 范家也好、晉商也罷,他們和寧波商人有關係嗎?為何陸懋龍要問范家人還在不在呢?要說關係肯定有,范家只是商人,除了商屯的糧食之外本身不生產任何商品,無論糧食布匹還是盔甲武器都要從別的商人手裡進貨。 而與蒙古部落交換來的皮毛山貨也得賣給其他商人才能獲得利潤,寧波商人就在其中,且因為錢莊買賣而關係緊密。 明朝的錢莊除了兌換錢幣、發放高利貸之外,還經營著一種不算太稀奇的業務,鑄造私錢。拜大明糟糕的金融體系所賜,市面上流通各地寶源局出品的制錢數量很少,難以滿足市場流通,私鑄銅錢就有了市場。 像搞走私的商人就需要大量銅錢,於是寧波商人和晉商,準確的說是範、王、田、黃等六家晉商有了很深的合作關係,或者叫湊在一起私鑄銅錢。 其中以屠家為最,楊陸張家也有參與。他們利用走私船和商業網路從全國各地收羅小面額平錢,運回來之後交給范家運到山西私自融化鑄造。 這些私鑄的銅錢不再是一文的制錢,而是變成了面值更高的大錢,比如折五、折十。各家再按比例分成,拿到市面上購買貨物。一進一出之間,不光把本錢和運輸成本都補上了,還能賺不少。 也正是在這層關係的保證下,當范家提出派船幫忙從海上接一批重要貨物時,楊陸張屠四家才一口答應。即便事後知道了重要貨物是什麼也沒表示太多反對,只對一些交易細節提出了更安全的建議。 從此以後,雙方又展開了更加緊密的合作,不光偷運火炮,還把生鐵、焦炭、糧食、鹽茶、布匹源源不斷的透過海船先運往日本,再換船拉到鐵山港,以幾倍的價格賣給朝鮮人,朝鮮商人是不是拿去出售給女真人,心照不宣唄。 那為什麼不直接拉到女真人控制的港口高價出售,非要經過朝鮮商人再倒一手呢?不是不想,而是不能。 女真人雖然佔據了遼東鎮的大部,其中包括蓋州衛、金州衛這樣的良港,但只要進入渤海就會面臨大明海軍巡邏船的嚴格盤查。一旦被發現裝載貨物異常直接就會被扣船抓人,提誰都不好用,最近的安全交易港只有鐵山。 自打景陽九年(1613)女真人在京城吃了大敗仗,他們與朝鮮人的關係就趨於了微妙狀態。雙方雖然還在寬甸六堡一帶對峙,暗中卻開始了眉來眼去,很多貨物都是透過朝鮮商人轉運到遼東女真控制區的。 那做為大明商人,背後還有官僚背景,楊陸張屠和參與走私的晉商難道不明白這麼做的害處嗎?怎麼說呢,有可能是真不明白,也有可能是揣著明白裝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明,本來想擺爛,結果系統來了

姓姓姓姓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