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是不進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36部分,權臣,老是不進球,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慶國上層蔓延著奢靡之風,後繼之君都是貪圖安逸之輩,不思進取,國力也日漸衰弱。
也正是因為慶國的衰弱,卻讓魏燕這一個牢不可摧的軍事同盟漸漸分化,因為雙方經過幾十年的經營,都已經根基穩固,不比初期的孱弱,所以如果慶國能與其中一個國家相拼消耗,另一個國家是很樂意看到這樣的局面。
慶國擁有著被稱為“天下糧倉”的南陽郡,這固然是慶國之幸,但從某種角度來說,卻又是慶國之不幸。
南陽郡介於大陸中部,竟是與風國南郡接壤,如此一來,魏燕兩國中間隔住了南陽郡,便不能接壤,從而讓魏燕兩國在近百年的四國曆史之中,竟然沒有發生過直接的軍事戰爭。
魏燕兩國要戰,除非穿過南陽郡,又或者經過風國南郡。
風國南郡群山起伏,山高水險,叢林茂密,雖然風國國力弱小,但是風國人卻極其難惹,魏國曆來想征服封過,卻始終佔不得一點便宜,所以魏燕兩國自然不可能從風國境內經過。
而慶國人的南陽郡,就更是守衛森嚴了。
正因如此,魏燕兩國隔郡相望,從沒有發生直接戰爭,而兩國也從來沒有放棄過奪取慶國南陽郡這樣的大糧倉。
接下來的幾十年,慶國面臨著左右兩國的侵擾,更是多次集結大軍伐燕攻魏,最終國力消耗巨大,卻依舊沒能夠改變四國的版圖。
當慶國國力日衰,曾一度要被魏國攻滅,幸好上天給了慶國一位商鍾離。
而商鍾離經過十六年前對魏之戰,擊退魏軍之後,留給他的也是一個大爛攤子,此時的慶國,兵力匱乏,國力衰弱,已經不可能有實力對魏燕任何一國發動大規模的攻擊,他只能重新練兵,慶國的軍事政策,也直接由對外進攻轉變成全力防禦。
商鍾離不愧是一代名將,慶國轉入防禦之後,國力有所提升,而商鍾離也可以擴建慶軍,最終建制了東北軍團、西北軍團以及鎮南邊軍。
當燕國內部世家紛爭之際,商鍾離也曾一度對沒有頂梁大將的燕國發動攻擊,更是攻城略地,佔下了慶國大片土地,而燕國也一度屈服於慶國商鍾離強大的軍事實力之下。
只可惜商鍾離怎麼也沒有想到,就如同慶國在最危難的時候讓他橫空出世,而燕國最危難之際,東方之虎蕭懷玉也橫空出世,抵擋住了慶國的擴張,更是收復了燕國的失地。
自此以後,魏國有司馬擎天,慶國有商鍾離,燕國有蕭懷玉,三大名將鼎立,互相制衡,而大陸上也出現了十幾年無大戰的局面。
西有司馬擎天,南有蕭懷玉,商鍾離自知以慶國的國力,已經不足以與這兩國發生大戰,所以自從被蕭懷玉連連擊敗之後,國策又開始轉入防禦,這一國策直到今日都未曾改變。
商鍾離更明白,自己一旦離世之後,慶國更將陷入一陣危機之中,而防禦則是慶國唯一的選擇,林誠飛有著正面防禦的軍事才能,這正是商鍾離需要的。
第八四四章 坐鎮西北
林誠飛對魏軍發動襲擊,進而趁勝追擊,想要一舉拿下南陽關,這可說是林誠飛很罕見的冒險策略,如果不是燕國京中叛亂,他或許還會固守隆山,絕不會貿然抽調大批用來防備燕軍的鎮南軍。
可是他萬萬沒有想到,眼見再堅持幾日就有可能攻下南陽郡,可是京中快馬加鞭頒下來的一道聖旨,竟是詭異地讓他停止攻擊。
而且這一停止,竟是大半個月都不見第二道旨意過來,從京裡由皇帝親自派來的監軍,更是時刻監視著林誠飛的動靜。
林誠飛知道派來的監軍是後黨中人,而且他也猜出皇帝這一道旨意很有可能是後黨唆使,看著監軍在營地裡耀武揚威不可一世的樣子,林誠飛的部下將領幾次欲要斬殺監軍,卻都被林誠飛嚴加阻止。
林誠飛清楚一個現實,上京城後黨那邊,恐怕是知道了商鍾離不在大營的訊息,否則後黨中人肯定清楚,這一道旨意發到這裡來,不過是廢紙一張。
如果商鍾離還在這裡,絕不可能在勝勢已定的情況下,會因為一道聖旨停止進攻,商鍾離一定會答覆一句“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可是林誠飛不是商鍾離。
商鍾離能抗只,他林誠飛不能,商鍾離抗旨之後照樣無人敢碰他,可是他林誠飛只要抗旨,很快就要被後黨抓住把柄大進讒言,結果很有可能便是丟官免職,甚至有可能被軍法從事。
因為商鍾離在慶**方的威望,絕不是他林誠飛能夠取代。
慶**方並不是鐵板一塊,內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