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屈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章 給華夏影迷來點科幻震撼,千禧大導演,顧屈屈,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張一謀、吳淵,王佳衛這三位導演的區別在哪裡? 這個問題確實問到鞏利了。 鞏利應該是目前內地女演員中,惟一一位和這三位大導演都合作過的演員。 “感受嘛”鞏利沉吟了一聲,緩緩道:“張導在片場是比較嚴肅的,而且他有些太過嚴肅了,一張臉一板起來,看著很嚇人,大家都不敢和他對視。” “王導嘛,他的執導方式非常特別,是很天馬行空的一個人,很多時候我們都要去猜測他的想法,拍他的電影就像是在猜謎,演起來心裡都是七上八下的。” “吳導算是最好相處的吧,他雖然也會在拍攝不順利的時候發火生氣,但日常大部分時候都很和善,溝通的也很清晰,要拍什麼,怎麼拍,他每次都會說的很清楚,我們拍的時候心裡也有底。” “三位導演的執導風格完全不一樣,要說誰好誰壞,那肯定是沒有一個標準的,但我確實是比較喜歡和吳導以及張導合作。” 講道理,只要是和墨家王合作過一次的演員,都受不了墨鏡王的拍攝手法,天天在劇組打啞謎,甚至有的時候連劇本都沒有,就讓你看著演,拍起來真的太心累了。 鞏利對和墨鏡王的合作也是心有餘悸的,拍完《2042》之後,她就再沒打算再拍墨鏡王的電影了,說話也比較直接。 你的鞏皇,無限猖狂。 我就是不喜歡和墨鏡王合作,咋滴? 以為能從鞏利嘴裡聽到一片和氣,大肆誇讚三位導演的言論的趙智揚,也沒想到鞏利會回答的這麼真實。 她臉上的笑容更燦爛了三分,“原來如此,聽起來三位導演的個人風格都很顯著啊。” “那王學祈老師,第一次與吳導合作的感受如何?”她又將目標對準了一直沉默圍觀的王學祈。 終於輪到自己了。 在三人裡不管是名氣還是獎項榮譽,都是墊底的王學祈,輕咳了一聲,挺直了腰桿:“那當然是非常開心和榮幸的。” “吳導可是我們華人導演的驕傲,鞏利老師也是我們華夏演員在國際上的代表,能夠和這兩位優秀的導演、演員合作,是我從業以來最榮幸的一件事。” “你別看我年紀大,但我從業的比較晚,演過的影視作品也比較少,這次在《地心引力》中,我學習到了很多東西。” “特別是這種特效大片的拍攝方式,對我來說是一種全新的體驗,大量的綠幕還有動作捕捉服,都是第一次見到和使用。” “真的是漲了太多見識了。” 現在國內的電影,還比較少有運用到大量特效的。 一般就算是有用上特效製作的電影,也都是後期特效,只需要拉綠幕做背景,然後後期摳圖合成就行了。 比如《畫皮》《無極》還有早些時候的《功夫》《少林足球》之類的電影都是這樣的。 不過這種電影也很少,平均一年也就一兩部,至少王學祈是沒演過。 更別提內地電影行業連見都沒見過的動作捕捉服以及面部動作捕捉技術了。 這玩意一直以來都是好來塢才能接觸到的東西。 動作捕捉技術就不用說了,九十年代就已經在好來塢發展成熟了,大量科幻、奇幻電影都會運用到。 與之相比,面部動作捕捉技術則更加新穎先進,是2000年之後才開始成熟的最新技術。 比如2001年的《指環王1》,就是較早規模化運用面部捕捉技術的電影,電影裡那些獸人、侏儒地精就都是用面部動作捕捉技術技術配合特效做出來的。 臉都是真人演員的臉,但身體全是特效合成的。 後來的《駭客帝國》系列,還有《哈利波特》裡的小精靈,也都有用上更成熟的面捕技術。 當然,真正讓這項技術大成的,還得是明年的那部《阿凡達》,裡頭的潘多拉星人就全靠動捕裝置和麵捕裝置來拍攝。 吳淵也是在《加勒比海盜》系列的拍攝中,才接觸到這兩種裝置的。 第一部裡受詛咒的巴博薩和他的船員們在變成不死生物時,要穿動捕服拍攝,方便後期合成那骷髏身體。 第二部裡飛翔的荷蘭人號的船長戴維·瓊斯以及他的船員們,全都是半人半海洋生物的怪物,不但需要用到動捕裝置,還得戴面部捕捉裝置,才能給他們做各種臉部建模和表情處理。 比如,戴維·瓊斯的那張章魚臉。 也是因為《加勒比海盜》的合作,吳淵才能接觸到這種專門為電影行業工作的動捕、面捕團隊,在《地心引力》拍攝時,才能請到他們來幫忙。 目前的內地電影行業裡,可是沒有這種高精尖技術團隊的。 對沒在好來塢混過,自身年紀又不小的王學祈來說,這種國內沒有的技術,可就太新穎了。 《地心引力》的拍攝會讓他記住一輩子的。 “真的非常厲害。”他還在讚不絕口的感嘆道:“吳導將好來塢最前沿的電影拍攝技術給引入了國內,《地心引力》裡用上了非常多在好來塢都是最先進的特效技術。”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