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屈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95章 《魔潮之戰》上映,千禧大導演,顧屈屈,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2015年的春節檔,票房大盤還是很喜人的,一共加起來超過了30億人民幣。
雖然這和16年一部美人魚就三十多億票房的情況不能比,但比起前兩年,已經是爆發式增長了。
或者說,從2010到2019這幾年,每一年的春節檔,票房市場都是在節節攀高。
直到被那個該死的疫情帶來的又一次電影行業大寒冬給破壞。
也是因此,現在的春節檔競爭非常激烈,可以說是每年最重要的檔期,當年那個賀歲檔第一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而今年的春節檔,在光影時代眼裡,就是魔潮之戰大發神威的時候了。
早在2014年下半年的時候,光影時代就為這部電影在做預熱宣傳了,一共宣發了三波,該知道、不該知道這部電影的人都知道了。
雖然不敢說全國人民都被這波宣發給覆蓋到了,但可以說除了那些偏遠的貧困鄉村、年紀在60歲以上的老人家之外,大部分普通人,哪怕是平常不怎麼上網的,也透過線下、報紙、電視知道了魔潮之戰這部電影。
而為了做到這個效果,光影時代光是在宣發方面就砸了1.5個億人民幣。
這也就是現在了,如果再過幾年,就算是拿出2個億,估計也不會有這麼好的宣發效果的。
光影時代如此注重這部電影,作為公司的最大老闆,吳淵當然也不得不重視。
2015年2月15號,情人節剛過完的農曆二十七號,魔潮之戰在京城、魔都兩地辦了幾場點映。
點映,也可稱為試點上映。是指選擇在個別的地方影院,放映指定的影片,通常是預先放映還未正式上映電影。
點映在好來塢有超過半個世紀的歷史,不過在華夏算是比較新穎的。
雖然早在2002年英雄就辦過電影再次感慨張一謀勇於嘗試新事物的做法。
但英雄是為了有資格提名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才提前在深圳舉行了為期7天的點映。
英雄之後,並沒有將“點映”這種方式流行起來。
點映真正在大陸開始流行,還是2010年之後電影行業大爆發帶來的副產物。
一開始大家只是學習好來塢,將院線經理、影評人、媒體人、目標觀眾代表等聚集在一起進行“點映”,作為影片發行、宣傳的重要手段。
但隨著“點映”的規模越來越大,更多觀眾也可以獲得“點映場”的機會,點映從一開始的只辦一場、兩場,逐漸擴大。
吳淵清楚記得,在他夢醒之前,有一些電影甚至離譜到點映票房都能拿下一兩個億,這個規模幾乎已經和公映差不多了,但還是死皮賴臉的說自己只是“點映”,為的就是在公映後有票房宣傳的名頭。
比如點映票房就已經拿下2個億了,然後上映時哪怕上映第一天票房只有5000萬,那製片方也好意思打出首映當天票房破2.5億的宣傳標語,誘拐不知情的影迷進電影院看這部電影。
畢竟99的影迷都不會去關注一部電影有沒有提前點映,點映票房多少,他們只會看一下首映票房,見到首映票房就破多少多少億了,自然就會認為這部電影很賣座,可以去看一看。
他們才不會知道,這所謂的首映成績裡,有三分之二都是提前半個月點映陸陸續續帶來的票房呢。
這算得上是一種詐騙行為了,但製片方玩一下文字遊戲,就沒有人能說不是。
&t;divtentadv>吳淵很清楚這種手法,但他還是沒那個臉去把這種手法用出來的,魔潮之戰也不屑於用這種偷樑換柱的手法。
這次的點映一共就只有四場,魔都兩場、京城兩場,加起來也只能產生幾十萬票房罷了。
其中京城的第一場和魔都的第一場都是專門請的業內人士和主演好友們參加,各自的第二場才是給點映觀眾看的。
當天,吳淵也帶著劉一菲低調參加了京城的這場點映。
因為他本身沒參與魔潮之戰的任何製作環節,也沒掛名監製什麼的,所以他並沒有上臺喧賓奪主,就連點映結束後的觀影提問、影迷互動環節,他也刻意神隱了。
他只是抱著一個觀眾的態度,和劉一菲一起看了一場電影罷了。
138分鐘的電影,雖然比起好來塢的頂尖特效大片還有一些稚嫩,但絕對算得上精采了。
作為一部爆米花電影,劇情自然不需要追求什麼深度。
魔潮之戰的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