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幻天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26部分,寒門梟士,夢幻天書,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充軍費不足,另外,京城的房產卑職建議交給臨安府處理。”
李延慶沉思片刻道:“把搜查到的黃金、白銀、銅錢以及拍賣所得一分為二,一半交給朝廷,畢竟朝廷軍費也困難,另外一半作為西北三路的軍費,我們一切都公開,不怕朝廷派人來查。”
“卑職明白了,那麼接下來就是著手榷賣制度改革嗎?”
李延慶笑了笑,“榷賣制度改革一定要搞,但最好請朝廷也派大員來參加,這件事涉及利益太大,我需要再給官家寫一封信,爭取得到官家的支援。”
“卑職明白了,卑職這段時間就全力忙碌拍賣之事,榷賣改革暫時放一放。”
李延慶微微一笑,“那就辛苦趙使君了!”
。。。。。。。。
三天後,王貴率領一萬騎兵趕到了成都,李延慶將一萬騎兵和新招募的一萬士兵混合成兩萬軍隊,讓他們駐紮在成都府路各州府,駐軍之事頓時使民間議論聲大起,大家都在猜測,經略使李延慶以後是不是要長住成都了。
不出意料,李延慶在成都府的行動引發了朝廷的軒然大波,對李延慶的各種非議成了朝廷關注的焦點,按理,李延慶是川陝經略使,是巴蜀三路最高軍政長官,當然有權過問政務,只是抓捕知府曾秀麟這種激烈的官場鬥爭卻十分少見,引發了朝廷文官集團對李延慶的普遍不滿,連太上皇趙佶也兩次召見天子趙構,向他施壓,要求他下旨令李延慶立刻放人,並離開巴蜀。
中午時分,在清風樓一間雅室內,右相範致虛正和副相高深對坐閒聊,說是閒聊,實際上範致虛想從高深這裡摸到李延慶的底線。
“範相,這件事的反響我覺得有點詭異。”
範致虛微微一笑,“哪裡詭異了,說來聽聽。”
“李延慶出任川陝經略使是我的提議,我並沒有削減他權勢的想法,我的本意也是希望他把巴蜀三路的政務也抓起來,官家也是這個態度,但為什麼最後李延慶只能管軍,政務卻不能插手,這又是誰的指示,範相從未提過,官家也沒有這個意思?”
“這應該是呂相公提出來的,減輕李延慶的事務,讓他全力抗金,這是呂相公的原話,官家原則上也同意了,只是沒有正式形成旨意。”
“這應該是曾秀麟的態度吧!”
高深冷笑一聲道:“不準川陝經略使插手政務,朝廷又鞭長莫及,他真的成巴蜀的土皇帝了。”
“高相公看問題不要那麼偏激嘛!關鍵還是李延慶自己也沒有時間,從他的表現來看,他似乎對河東路的政務更有興趣。”
“現在的問題是朝廷的態度,這麼明顯的大案子,朝廷居然還不少人在朝會上抨擊李延慶,說他伸手過長,好像這些抨擊人都忘記了,李延慶可是川陝經略使,曾秀麟是他的下屬,上級追查下級責任不很正常嗎?擅自徵稅三百八十萬貫,還中飽私囊,而且證據確鑿,這麼嚴重的大案這些人視而不見,偏偏去指責李延慶管得太多,難道這還不詭異,倒底是誰在給他們撐腰?”
高深的語氣十分嚴厲,範致虛只得苦笑一聲,這種事情沒辦法說破,但兩人心裡都明白是誰在支援曾秀麟,除了太上皇還會有誰?
範致虛已經隱隱猜到了,這件事其實是太上皇和官家在爭奪巴蜀的控制權,太上皇先籠絡了曾秀麟,李延慶一定是在執行官家的指示,扳倒曾秀麟,現在曾秀麟被抓,太上皇當然憤怒著急。
範致虛沉思片刻道:“這件事我估計已經有結果了,我們再耐心等等,張御史的奏摺應該很快就送來了。”
兩人喝了口茶,這時,一名隨從在門口稟報道:“啟稟兩位相國,知政堂送來急件,說巴蜀有緊急奏摺送來,請兩位相國立刻回去。”
範致虛和高深對望一眼,兩人幾乎同時站起身,巴蜀的鬥爭結果終於來了。
。。。。。。。。。
知政堂氣氛肅然,六位相國正襟危坐,張御史從成都送來的報告正在鄭望之手上,他是最後一個看這份報告的人。
御史臺當然不是向知政堂負責,他們是直接向天子提交報告,不過報告物件若涉及到朝廷重要官員,一般在向天子彙報的同時,也要抄送一份給知政堂。
“大家對這件事有什麼看法?”
首先開口的是範致虛,他問得很有水平,不是問對這份報告有什麼看法,報告是御史臺調查的結果,不應該由他們來質疑,所以範致虛只是問曾秀麟這件事。
呂頤浩嘆了口氣,“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啊!一直以為曾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