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幻天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2部分,寒門梟士,夢幻天書,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對大雁的救命之恩,大雁只能以後再回報,家父不堪,我唯一放心不下就是喜鵲,還望小官人善待喜鵲,將來喜鵲期滿,請務必告訴大雁,千萬不要把她交給父親,拜託小官人了。”
李延慶點點頭,“我會善待喜鵲,你們一路保重!”
何灌翻身上馬,抱拳道:“賢弟保重,我們後會有期!”
“後會有期!”
牛車啟動,一行人緩緩向北門走去,走到大街盡頭,何灌還回頭向李延慶招手,直到他們身影消失不見。
。。。。。。。
次日下午,李延慶和張顯、秦亮來到貢院登記參考,在湯陰縣考過縣試後,他們每人都得了一張‘考狀’,考狀上詳細記錄了他們的身材外貌,他們的保薦人不可能再跑到安陽縣替他們擔保,所以嚴格核對體貌就是防止替考的重要手段之一。
北宋末期,吏治十分**,科舉舞弊屢禁不止,解試更是成了科舉舞弊的重災區,雖然這次主考官正直嚴厲,避免了低分高判的情況。
但舞弊還是有很多別的辦法,替考是最常見的手段,找一個身材相貌大概相似的捉刀手,再重金買通驗證身份的監考官,很容易混淆過關。
畢竟除了主考官是朝廷派來外,其他副考和助考都是當地官員,很難避免人情關係。
尤其考試環節是由監考官負責,而監考官都是由當地官員組成,而京城來的主考官已經被鎖院,他只負責審卷環節,這樣一來,考試環節就成了各種作弊的高發時段。
登記要核對考生的各種資訊,耗時較長,儘管有四名監考官同時驗證身份,但隊伍依舊排出很長,不過大部分考生上午已經驗證過了,下午就好得多,李延慶在湯陰縣登記桌前只排了一刻鐘,便輪到他。
“下一個!”
李延慶連忙走上前,躬身道:“學生湯陰縣學生員李延慶。”
考官在名冊上找到李延慶的名字,又抬頭看了一眼李延慶,臉上露出善意的笑容,原來是湯陰縣試榜首,這麼年少就是榜首了,不簡單啊!
考官又找出了他的浮票,用筆指了指一旁,“請量身高!”
李延慶脫去鞋子站上一座小木臺,挺直腰核對身高,兩名士兵仔細地替了他量了一下,報告道:“身高五尺五!”
五尺五便是一米七四,驗證考官眉頭略皺,問道:“你縣試登記是五尺四八,怎麼變成五尺五了?”
“回稟考官,學生今年十二歲。”
十二歲正是猛長個頭之時,一個月長高一點倒也正常,但李延慶是湯陰縣試榜首,不可能有替考,考官便沒有為難他,又仔細看了看相貌和身材,濃眉、大眼,額頭寬闊,體格健壯,兩手近膝,和浮票上記載的一致,考官點點頭,基本上可以確認是本人,他又問:“可是丁憂期?”
丁憂是指父母身故,官員無論何職都必須回鄉守孝二十七個月,科舉也是一樣,丁憂期內不允許參加科舉,這是傳統慣例,李延慶躬身道:“家母在學生年幼時仙去,父親健在!”
“父親或者祖父可在本地為官?”考官又問道。
發解試屬於別頭試,若父祖是相州當地官員,或者是考官,這種考生必須單獨考試,防止舞弊,這種考試就叫別頭試。
另外,如果是在職官員因無功名而參加考試,也要單獨考試,事實上,這些資訊在縣試時就已經嚴格鑑別過了,現在再問一遍只是例行公事。
“祖父已去世,父親不為官。”
考官看了看李延慶,又問道:“汝父以何謀生?”
在宋朝,商人可以參加科舉,但娼戶、罪犯、胥吏、僧道四類人不允許參加科舉,李延慶年少,又是縣學生員,所以考官不問他本人,而是問他父親。
“家父務農為生。”
李延慶家中有十畝地,他父親沒有功名,又不經商,當然是務農了,很多商人都會在鄉下買農田,主要目的就是把自己的身份轉為務農,雖然宋朝寬待商人,准許參加科舉,但想高中也是不可能,很多主考官都不會考慮商人之子。
核對完畢,考官在浮票上‘砰!’蓋了個章,笑著將浮票遞給李延慶,“可以了,祝科舉高中!”
浮票就是准考證,拿到准考證,就等下個月參加考試了,這段時間外地考生可以回家,也可以在安陽縣等待,一般而言,絕大部分外地考生都會選擇在安陽縣等待,因為這期間會有各種資訊傳出,資訊很重要,有的時候,一些考試範圍的細微變動就會決定考生能否考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