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鴻一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5部分,猛虎王朝,津鴻一瞥,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著過硬的戰功,令人心服口服,無可爭議地獲得的。此人膽大心細,戰法剽悍狂野,敢於奮力突進,指揮騎兵尤其有一套。其冒險作風,與別亞有的一拼。
塞爾王國以騎兵聞名,高層指揮官大多出身於騎將。雖然不同的兵種出身會對指揮官的指揮風格產生微妙的影響,但作為總攬全域性的全軍主帥,對多兵種協調運度和配合作戰的能力,是決定一個人能否獨當一面,升任主將的重要考察指標。
茲波林能夠出任大將軍的最高軍職,其整體籌劃和全面指揮的才華肯定是得到了塞爾王室和軍方的一致認同。他出面指揮攻城,亦不可小視。
接手城下塞爾部隊後的這幾天,茲波林就不給你講什麼客氣了。原來在城外密集駐紮,監視城內守軍動向的塞爾攻城部隊,開始殺氣騰騰地開赴城下兩公里處環壘圍城。
原先吉卡斯帶軍小心從事,並未將黑巖城圍死,因為同等兵力下分兵圍困,很容易為敵所趁。他只是駐紮城下,同時派遊騎切斷城內城外的聯絡,隔絕交通。
茲波林就不同了,一上來就將黑巖城三面團團圍住。黑巖城南面愛爾恩山的陡壁,雖然護衛了城池,卻也阻斷了城內的守軍南邊出口,因而茲波林放開南方,從東、北、西三面將城池完全包圍,不讓城內軍民有逃脫的機會。
塞爾部隊環形圍城工事,步兵平均鋪陳,騎兵則集中佈列,在東、西、北三面設騎營,置一個萬騎隊。北騎營後,茲波林的本陣“鐵衛縱隊”就置於此處。
城下部隊連日來不斷修築攻城器械,隊隊兵士在營壘中穿梭來往,一派繁忙的景象。斥候部隊也開始不懼矢石,緊繞著城牆四處轉悠,探聽情報。
付出了數百條性命後,護城壕前的所有障礙物,包括蒺藜、陷阱、尖樁等都被塞爾人清除掉了。時不時有一些小股塞爾部隊從營壘中跑出來進行試探性攻城,衝擊一下城門、用弓箭向城頭部隊表達自己的敬意,同時也探察一下守城部隊的兵力佈設的虛實。
※※※
另一方面,在城頭上的戰士自然是打起精神,加周工事,日夜守衛,不敢掉以輕心,同時也用箭矢教訓一下不知好歹的敵軍斥候和試探部隊。
只是,指揮黑巖城防禦的萬斯和他的老部下、黑虎軍團軍團長烏丁不免有些迷惑。茲波林為什麼如此囂張?七萬人馬,圍住城牆已經是捉襟見肘,塞爾王國的大將軍卻彷彿吃定了自己,把黑巖城看做他的囊中之物一般。難道他真的魯莽到要直接來攻城嗎?
前天茲波林已經清掃了一切障礙,萬斯估摸著對方可能趁熱打鐵,爬牆攻城,結果塞爾人就到此為止,不再動作。
關於如何防禦,守軍內部也出現了兩派意見。
一派受席爾瓦在巨木堡兩度大捷的鼓舞,要求出城迎擊。他們認為,茲波林的佈陣造成了兵力的分散,可以趁其立足未穩,聚集兵力突破城下陣地,擊潰敵軍。
另一派則主張穩重行事,茲波林願意接受傷亡慘重的攻城戰,就讓他來撞城牆好了。出城迎擊的風險不小,本軍素質弱於對手,加上數十萬聯軍屯兵於數十公里外的巨木堡城下,即使擊潰茲波林,對方肯定將往巨木堡方向撤退,我軍因無法進行迅猛追擊,所得戰果亦將十分有限。
這種爭論,一般而言是不會有什麼成果的。事情都是有利有弊,有風險也有收益,各執一方意見的兩派,只抓一端,不計其餘,自然誰也說服不了誰。
“暫且緩緩吧!”戰場上的最終定奪者萬斯以最官場化的語言處理了這場軍略之爭。緩一緩、看一看,既可以理解為暫且不動,也可以理解為永遠束之高閣,無論將來怎麼做,都不會自相矛盾。
從心裡頭,他當然傾向於老成持重的做法,但維護年輕將領的尊嚴,不打擊他們今後進言的積極性,保持軍隊的活力,也是主帥義不容辭的責任。
畢竟,軍隊的將來不能只靠一些暮氣沉沉的老將,重擔遲早必須交到年輕人的手上。故而萬斯必須善用模糊語言,策略性地處理軍官內部的爭論。
儘管今天烈日當空,但按照萬斯這種老牌職業軍人的作風,無論什麼天氣條件,都必須親自上城頭巡視。
“真平靜啊!”烏丁環目掃望城下塞爾軍隊的圍城營壘,感慨道:“茲波林難道真的要強攻城池嗎?”
“不知道。”萬斯搖搖頭。
那些不僅把自己的性命系在褲腰帶上,甚至也膽敢把全軍生死置於賭桌上的年輕人,萬斯總是覺得不可理解。為了自己的功勳、頂戴和權力,讓成千上萬的人進行成功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